從這一角度看,傳媒的社會形象實際上是傳媒人的人格化體現。因此,優秀傳媒人的第一特質是境界,是作為傳媒工作者的專業主義追求。傳媒業的曆史實踐告訴我們:傳媒工作者的職業榮譽在於深刻地關注和記錄社會上正在發生和形成的曆史,正是基於這種關注和記錄,傳媒工作者的職業成果才能有效地融入影響社會發展進程的力量潮流中去。顯然,一篇真正意義上的好的媒介作品永遠是和時代發展的現實“問題單”聯係在一起的。湯因比曾經說過:“一部人類文明史,不過是人類麵對自然和社會的挑戰而不斷應戰的曆史。”事實上,一個優秀的傳媒人的真正價值就在於真實地記錄這種“挑戰——應戰”的社會狀態,揭示這一時代發展進程中的瓶頸因素和問題單子,深刻地反映人類應對挑戰的智慧及其成果。其實這也是一切試圖成為主流傳媒的所應追求的境界。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造就一篇好的媒介作品的,絕不僅僅是漂亮的文字、敏銳的嗅覺和機巧的處理,最重要的是一種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一種大澈大悟的智慧。當這種境界、情懷和智慧麵對社會發展進程的現實“問題單”時,一篇好的媒介作品也就應運而生了。
就傳媒業的前景來說,未來幾年,我國將形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公平的傳媒行業環境,隨之將會有跨媒體、跨區域的傳媒企業集團產生。比照國外傳媒行業發展經驗,乃至國內外其他行業發展軌跡,這種跨媒體、跨區域的混合媒體產業模式也必將是我國傳媒產業的發展趨勢。而且,隨著新媒體的衝擊,相信我國媒體的格局也會發生革命性的轉變,在這種轉變下,我國的傳媒行業將更具魅力。這就給廣大有誌於獻身傳媒行業的後來者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本書恰恰是一個在傳媒界摸爬滾打十幾年的資深傳媒人為年輕的後來者進入傳媒行業所提供的基本概念和職業忠告。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喻國明
2010年3月於北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