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傳媒營銷人才一直受到媒體追捧,優秀營銷人才甚至一將難求。據《足球》報負責現場招聘的人員介紹,他們曾持續刊登廣告招聘營銷人員,開出的待遇也不低,但即使一次麵試上百人,最終也難以招到適合報社的人選。曾任傳媒英才網運營經理的鄧同華分析說:“一是由於高級傳媒人才流動較少,所需的複合型人才稀缺;二是現在一些‘80後’不願吃苦,不想承擔壓力,相比之下更願做辦公室文員等工作,造成從起步到成為中堅人才的缺失。”但是從長遠和自己的發展來看,熟悉傳媒,懂市場的人是非常受企業歡迎的,且一直是傳媒行業最緊缺的人才。
二、最有發展前景——國際化本土傳媒人
幾年前,《廣州日報》、香港《星島日報》就已經在澳大利亞聯合推出了“澳洲版”,將擴張的觸角伸向了國際傳媒巨頭、新聞集團老板默多克發跡的澳大利亞。開始了內地傳媒集團向海外擴張、爭奪在全球傳媒業市場“話語權”的前奏。
有業內人表示,內地傳媒業在經曆近20年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後,已經成為市場規模達數千億元、全球最具潛力的傳媒市場。雖然眼下大批境外傳媒巨頭向國內蜂擁,使內地傳媒行業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隨著內地一批具有較強實力、較大規模的傳媒集團的不斷成長和迅速壯大,內地傳媒業距離“走出國門、進軍海外”已經不遠。
所以,在“經濟全球化”、內地傳媒業已經逐漸邁出海外擴張步伐的背景下,那些熟悉本土傳媒市場,又深諳國際傳媒市場運作,具有全球化實業的高級媒體管理、經營人才將迎來最好的發展前景。
三、最受寵——傳媒型網絡人
隨著第四媒體——網絡媒體的日益強大,新聞領域逐漸對互聯網放開,網絡媒體直接或間接獲得新聞采訪權,網絡媒體將引入越來越多的一線記者,新聞類網站記者和網絡編輯的人員配備從過去的大約10 1會逐漸增加到1 1,門戶類站點也將達到大約3 1、2 1這樣的規模。未來網絡對傳媒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此類人才缺口較大,未來兩年將會供不應求。
基於上述原因,隨著Web2.0概念網站向傳統媒體等的轉變,另一場人才爭奪戰會緊接著打響——傳媒型人才、產品型人才的供不應求將使得網站向傳統媒體挖人。因為Web2.0概念網站在風光無限的最近一兩年裏,積累的傳媒人才並不多,現在要轉型,就得從傳統行業挖人,原創編輯挖報社,無線編輯挖互聯網,主持人挖電台、電視台,這些方麵的人才本來就是資源稀缺,而且培養起來相當不容易,所以爭奪是不可避免的。這在互聯網大肆發展的今天已經得到了有力的證實。而傳統媒體人為了發展,轉型到網絡已經成了必然的趨勢,當然,這也是網絡媒體中求之不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