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並不表示心髒停止工作;它是指心髒不能夠高效地將血液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從而導致身體各個部位不能夠獲取含氧量足夠的血液。這種病情在80多歲的人群中較為常見,在不發達國家,這種病例在逐年增加。心力衰竭會對人體產生各種不同程度的影響,一些人沒有明顯的症狀,而有的人會由於心力衰竭而對行動造成影響,從而形成傷殘。
心髒分為左右兩個部分,心力衰竭會使心髒的一部分或者兩部分同時受到影響。如果心髒左半部分發生了心力衰竭,那麼左心室就失去了將含有氧氣的血液泵出到主動脈血管的功能,因此血液會無法運輸到身體各部位,堆積在肺部,導致肺水腫。心髒右半部分發生心力衰竭後,血液則堆積在身體的各個組織,腿部、踝以及足部是最為明顯的部位。
症狀
很多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並沒有表露明顯的症狀,特別是在初期階段。後期出現的主要症狀如下所述。
·肌力變弱,易疲勞。
·食欲不振。
·手腳發冷。
·踝關節腫脹。
·呼吸困難(心髒左半部分衰竭時尤為嚴重)、氣短、平躺和運動時呼吸更為困難。
病因
任何能夠影響心髒供血能力的心髒紊亂都會引發心力衰竭,70%~80%的病例都是由心髒病發作造成對心肌的損壞而導致的。高血壓是另一個較為常見的病因:心髒長期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運輸血液,最終會因為負擔過重而傷及心肌組織。其他導致心力衰竭的病因包括瓣膜關閉不全或狹窄。貧血症、肥胖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有可能引發心力衰竭,但較少見。
診斷
醫生診斷病情時會向你詢問有關症狀,並且進行徹底的檢查,他會進行如下幾個檢查。
·心電圖——這個檢查用來測試心電反應能力。
·胸透——這個檢查用來檢測心髒體積大小,並且觀察肺部是否出現水腫。
·超聲心動圖——這個檢查能夠觀察心髒內部的結構以及功能運作。
治療
應鼓勵心髒病患者經常到醫院就醫。如果條件允許對任何可能形成心力衰竭的誘因,如貧血,都應給予治療。
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如下幾種。
·利尿劑——使尿量增多以降低血壓、緩解水腫和呼吸困難。
·β受體阻滯劑——有助於心跳變得平緩,但必須要在監控下使用。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有助於慢性心衰和心肌梗死患者緩解症狀降低死亡率,首次劑量需在監控下服用。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受體拮抗劑——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相似,但引起的副作用更小。
·地高辛——通常會引起惡心,且給藥劑量很難確定。主要用於在心房搏動超過正常範圍時以穩定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