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庭常見病的藥物治療(1 / 2)

第三章家庭常見病的藥物治療

感冒

常用中藥

中醫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表裏雙感、風寒濕滯、氣虛感冒等類型進行對症用藥。

風寒感冒

主要症狀為發熱怕冷,頭痛,咽喉發癢,周身不適,四肢酸痛,咳嗽,多稀白痰,鼻塞聲重,時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

選用藥物:荊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黃止嗽丸、小兒四症丸和參蘇理肺丸,並以生薑、蔥白煎湯為藥引。

注意事項: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羚羊感冒片、複方感冒片等。

風熱感冒

主要症狀為發熱重,微惡風寒,頭脹痛,咽喉腫痛,口微渴,少汗出或無汗,鼻塞涕黃,咳嗽痰黃,舌苔薄白或微黃,舌尖紅赤,脈浮數等。

選用藥物: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丸)、羚翹解毒片(丸)、Vc銀翹片、羚羊感冒片、複方感冒靈片、銀黃口服液、板藍根衝劑、感冒退熱衝劑、風熱感冒衝劑、桑菊銀翹散、銀柴衝劑等。

注意事項:忌用羌活丸、參蘇理肺丸、通宣理肺丸等。

表裏雙感(風寒和風熱混合型)感冒

主要症狀為高熱,惡寒,頭痛眩暈,四肢酸痛,口苦口幹,咽喉腫痛,或咳嘔喘滿,大便幹燥,小便發黃,舌苔薄黃,舌頭紅赤。

選用藥物:防風通聖丸(散)、重感靈片、重感片等。

注意事項: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療效欠佳。若屬流行性感冒可服用複方大青葉衝劑、感冒衝劑等。

風寒濕滯感冒

主要症狀為惡寒發熱,熱度不高,痰濕中阻,胃脘滿悶,惡心嘔吐,腹痛瀉下,或頭重頭痛,無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脈浮等。

選用藥物:藿香正氣丸或藿香正氣水、午時茶等。

注意事項:不能選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

氣虛感冒

多發於身體虛弱、抵抗力差者,平時易出汗,不耐風寒。主要症狀為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輕度發熱,頭痛冒虛汗,鼻流清涕,常纏綿日久不愈,或反複多發。

選用藥物:補中益氣丸、參蘇丸。

注意事項:治療此型感冒不應過於疏散,用一般感冒藥療效不好,需扶正祛邪、益氣解表。

常用西藥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又稱乙酰水楊酸。

適應證:發熱、感冒、頭痛、神經痛、肌肉痛、關節炎、痛風等。

注意事項:少數患者服用此藥後會出現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和過敏等不良反應。還可能引起胎兒異常,孕婦、腎功能不全者應慎用,哮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病、心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或不用。

對乙酰氨基酚

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百服寧、泰諾、必理通。

適應證: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四肢酸痛、全身不適等症狀,關節痛、神經痛、癌性痛及手術後止痛等。

注意事項:少數患者服藥後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厭食、出汗等不良反應。服藥後如果發生紅斑或水腫等過敏反應,必須立即停止用藥;不能與其他含有撲熱息痛的藥物同時服用;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及含酒精的飲料;長時間服用可引起腎損害,過量服用可引起肝損害,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成人24小時內服用的劑量不能多於2克,3歲以下兒童及新生兒因肝、腎功能發育不全最好不用;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