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戀愛也需要GPS係統(2)(1 / 3)

感冒了,一個人坐在電腦前,除了暈沉沉的腦袋,隻有一堆紙巾、一堆垃圾。這個時候,連個可以打電話的人都沒有,隻有越坐越冷的感覺,特別地孤獨和無奈。如果這個時候,電話能響起,不管是誰打來的,我都覺得是個溫暖,隻可惜沒有。

到了這個時候才覺得,有個伴多好。

這是網絡上一段“年年有餘”的獨白。

你現在是不是也獨自一人,翻看著這本書?

主動出擊,不再做單身公害

或許今天正好是周末,下班時你看到一些男孩兒守候在樓下,然後一串歡快的女孩兒笑聲從你身邊飄過,你看到男孩兒滿眼柔情;在公車上或你開車途中,你又看到那些手牽手的情侶們商量到哪兒吃飯看電影。

或許你正在聽廣播,裏麵正放著音樂,“別把未來想得太清楚……想哭就到我懷裏哭”,聽到這裏你就更想哭,你就覺得自己很孤獨。

於是你下定決心,明天就在同學的婚禮上趕緊找到一個男人結婚。

但當你進到同學的婚禮現場,又看到熟悉的笑臉,又聽到熟悉的話語:“你結婚了嗎?”“怎麼沒把你男朋友帶來?”“聽說××(你的前男友)都結婚了。”……你隻能一臉土灰地撐著僵硬的笑臉,不知怎麼回答。

我單身時也曾經曆過數次這種時刻,在別人的婚禮上,迎著親朋好友們的提問和關心,腦袋裏一片空空,口中隻能回答一個字:“好。”這個“好”代表什麼,我也不知道,他們具體的問題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我隻能敷衍這個場合,否則,我會被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問到無言以對。

如果你也遇到這樣的問題,那你隻有一招可用:賠笑臉。

如果你在這種時刻還要給他們解釋一番,說你的工作如何忙碌,說你遇到的人怎樣不靠譜,說你馬上就找到了,或者撒謊說對方忙,沒時間過來,到頭來都是在給自己下套。有些事情,說得越多,就越難圓。而且他們也隻是禮貌性地,或者八卦式地詢問一番,你要真較真兒地去回答,討不到什麼好處,不妨就嘻嘻哈哈地敷衍了事。如果你真希望他們能給你介紹靠譜的男人,也別在這種時候,等婚禮參加完了,專門抽個時間,找個機會,給他們講明你需要的人選類型、條件,並感謝他們能想著你這事兒。

前些年看一本國外的相親書,裏麵講到一個讓別人幫忙介紹結婚對象的方法:在一張賀卡裏寫上些感恩的話,並提前致謝對方,希望對方在遇到適合你的單身對象時,給你搭線介紹。這個方法未嚐不是一個尋找結婚人選的方式之一,隻是適不適合你,還得看你自己。

再說說你想脫離單身苦悶這事兒,還得靠你自己主動。就像上麵那個單身女網友一樣,大晚上她寫完獨白,沒人回複,她就自己在下麵給自己回帖。我粗略數數,自己回帖不下20個。如果她真的不希望繼續單身下去,不如把這些精力用在如何找尋另一半身上,何必總是獨自悲憐,自說自話。

你也一樣,如果你現在還一邊翻書,一邊嫉妒別人在你麵前秀恩愛,不如先合上書,給你的閨密、好友打個電話,讓她們趕緊在身邊搜羅若幹符合你條件的男人,趕緊介紹給你,讓你也過上甜蜜幸福的二人世界。

那些讓你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硬標準”

談到擇偶標準,我突然想到有一次下班回家,我老公認真地問我:“在相親的時候怎麼了解對方有沒有房子、車子?”我說:“直接問唄。”老公搖搖頭,說:“你out了,我單位裏的一個小姑娘告訴我,你問對方你們小區停車費多少錢一個月,就能了解他是否有車有房。”

我頓時無語了,這才是相親高手,問題精、準、細,一句話就探聽到兩個關鍵信息,這能節省時間用以找到她標尺內的男人。

五花八門的擇偶硬標準

某電視節目的一個女嘉賓在談到擇偶標準時說,她要選擇的是男人中的精英,精英中的人才,人才中的王子。

我不知道你想找一個什麼樣的人結婚。是不是你的閨密、父母、朋友、同事已經給了你很多建議,一定要找五官端正、有責任感、有一技之長、沒有惡習、人緣好、會做家務?是不是每天、每月、每年,你的標準都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你周圍人的熱切關心而增加?

我在網上看到過一份上海女人擇偶標準順口溜,1980年的擇偶標準和2000年的擇偶標準有著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980年版本:一套家具,二老歸西,三轉一響(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音響),四季筆挺,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十元錢(工資),八麵玲瓏,九(酒)煙不進,十全十美。

2000年版本:一張文憑,二國語言(英語精通),三房一廳,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麵玲瓏,酒煙不沾,十分老實。

而現在的重要擇偶標準則是——你月薪多少?你買房了嗎?你買房貸款了嗎?你的房貸還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