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訪客(1 / 3)

而且和他們關係不是特別大,畢竟應天鎮守太監也換了三四個了。

新的鎮守太監來了,大家無非就是送一份厚厚的見麵禮就是了。

大家都知道奈何不了對方,彼此留著情麵,一個繼續賺錢,一個安心享福,互不幹預,井水不犯河水。

可楚寧就不一樣。

他現在是大明有史以來第一位靖海總督,他手中的權力可以說是無限大。

當然僅僅指的是海上貿易這塊。

楚寧到龍江船廠,是早就知道關於自己的任命?還是單純地遊玩?

現在看來專程去龍江船廠的可能性更大,畢竟這段時間楚寧搜羅鄭和船隊的人,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那楚寧到底是要禁海呢?還是要開海呢?

如果他是開海,那對這些從事了即使年海外貿易的人是什麼態度呢?

張雲林就是抱著這種目的前來的,畢竟張雲林是徐顯宗和徐承宗的開蒙老師,雖然早就已經致仕在家,但無論是京城還是在應天,他的影響力絲毫不小。

楚寧見他,不完全是因為張雲林在朝在野的影響力,更大原因是因為張雲林代表著應天寧海貿集團!

張家雖然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但張家的姻親卻不同凡響。

張雲林的母親、妻子、兒媳,三代都是太倉吳氏的女兒!

根據錦衣衛的調查,和楚寧自己前世的記憶,太倉是鄭和船隊起錨的港口,而這個吳氏,更是先後六次跟隨鄭和下西洋!

現在更是太倉的第一家族。

就是因為,在鄭和去世之後,吳氏買下了朝廷發賣 的鄭和船隊的大部分船隻,雖然有些被拆解了,但絕大部分船隻都被保留下來了,繼續進行海上貿易!

“不知懷來伯是否是準備修複寶船呢?如果懷來伯有此意的話,在下到是可以替伯爺聯絡一二。”張雲林開口說道。

既然不管自己怎麼暗示,楚寧就是不往禁海這件事上說,張雲林隻好換個方向試探一下。

“啊,船肯定是要修,不過這畢竟是朝廷的事,就不勞煩張先生費心了。”楚寧就是不往禁海上邊說。

這倒不是他故意拿喬,而是雖然他是穿越者,有曆史知識作為依靠,可畢竟曆史這東西沒人敢說史書上的百分之百正確。

尤其是對大明時期沿海貿易這件事,更多是明清時期文人的筆記,很少有專門的記錄,也幾乎沒有一點官方記載。

這就讓楚寧對著些從事海貿的人,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認識或者說是印象。

一種是這些人是被生活所迫。畢竟從事海貿的這些人,大多是浙江福建以及兩廣的人,這些地方無一例外的都是土地貧瘠,又沿海。

所以人們在土裏找不到吃的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看向海洋。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地方的人,是大明乃至整個華夏最大的一批探索者。

相比於北方人對海洋的天然畏懼,南方人更容易接受海洋,也會更加積極探索海洋。

所以楚寧對這些人的態度很重視,他要搞清楚,這些人到底是會不會成為自己開啟大航海的助力。

而且和他們關係不是特別大,畢竟應天鎮守太監也換了三四個了。

新的鎮守太監來了,大家無非就是送一份厚厚的見麵禮就是了。

大家都知道奈何不了對方,彼此留著情麵,一個繼續賺錢,一個安心享福,互不幹預,井水不犯河水。

可楚寧就不一樣。

他現在是大明有史以來第一位靖海總督,他手中的權力可以說是無限大。

當然僅僅指的是海上貿易這塊。

楚寧到龍江船廠,是早就知道關於自己的任命?還是單純地遊玩?

現在看來專程去龍江船廠的可能性更大,畢竟這段時間楚寧搜羅鄭和船隊的人,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那楚寧到底是要禁海呢?還是要開海呢?

如果他是開海,那對這些從事了即使年海外貿易的人是什麼態度呢?

張雲林就是抱著這種目的前來的,畢竟張雲林是徐顯宗和徐承宗的開蒙老師,雖然早就已經致仕在家,但無論是京城還是在應天,他的影響力絲毫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