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橫掃倭國(十七)(1 / 2)

他們也迅速做出應對,一部分弓箭手,轉移到軍陣的兩側,一是保護側翼安全,二來就是防備明軍騎兵突然發難。

而近乎一般的弓箭手向前來到倭國軍陣的最前排,他們將弓插到地上,然後開始準備射擊,而他們的身後則是他們的火槍手。

最後邊則是倭國的步兵,他們為數不多的騎兵,也是守護在步兵兩側。

隨著明軍的不斷靠近,倭國的弓箭手也開始準備拋射,這樣能發揮出弓箭最大的射程,雖然準度不夠,但勝在射程遠。

可就在他們準備拋射的時候,明軍卻突然停下了,那些戰車突然前插,此時倭國人才發現,怪不得明軍的火炮沒有動,原來在他們的戰車上也有火炮!

不過現在再想調整已經來不及了,明軍戰車上的虎尊炮,雖然射程不遠,但是比起這個時代的弓箭和火槍來,還是有著巨大的優勢的。

最前排戰車上的虎尊炮開始發射,和火槍的三段式射擊差不多,第一排射擊完畢後,後邊的戰車向前,戰車之間形成交替射擊。

這下大大超出倭國人的預料,一時間,倭國陣地前方爆炸聲不斷,這也是明軍為數不多的和這種純步兵交戰的機會。

現在能算得上大明敵人的,除了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就是歐洲的重裝騎兵,所以這種和純粹的步兵交戰的機會簡直太少了。

一時間,倭國軍陣前方亂成一團,尤其是最前邊的弓箭手,死傷更是慘重,有些人還是勉強發射了一輪攻擊,但是因為距離的原因,隻能夠得著最突前的一些戰車。

可戰車上加裝了鋼板的車板,讓那些弓箭根本不能給明軍造成威脅。

整個戰場上,炮聲隆隆,慘叫聲不斷,足利義政腿都開始打哆嗦隆隆,他想要下令撤退,可他身邊一個聲音突然響起。

“全軍出擊!”足利義政轉身一看,是他的一個大名,織田敏定。

也就是後來統一倭國的織田信長的先祖,是足利義政手下為最有戰鬥經驗的大名。

足利義政雖然不明白織田敏定為什麼這麼做,但是作為他手下的大將,肯定是最佳的選擇,但是足利義政對於織田敏定越過他直接下令很是不滿。

這也可以看出,作為倭國的實際統治者,足利義政的心胸確實不符合他的身份。

但他還是忍住了,畢竟現在一切都是以戰事為主,如果此時他發表不同的意見,隻會讓軍隊更加混亂,也會讓那些本就不服他的領主和大名,更加難以馴服。

倭國軍隊在一陣混亂和迷茫之後,終於得到了命令,雖然這個命令簡直就是滅絕人性,但總歸是有人給出了作戰的方向。

織田敏定的決定是當下最正確的選擇。

明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是他們的數量是最大的短板,足利義政等人隻看到了明軍強大的活力,卻忽略了明軍人數上的劣勢。

他們也迅速做出應對,一部分弓箭手,轉移到軍陣的兩側,一是保護側翼安全,二來就是防備明軍騎兵突然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