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義政現在對後花園的憤恨,甚至遠遠超出對大明的敵視,尤其是楚寧曾經和他單獨談了一個時辰,足利義政對楚寧,對大明現在沒有多少恨意。
或者說不敢有恨意,因為現在不僅是他自己,就連他的家族那些幸存者,都是楚寧到達之後從後花園手中救出來的,當時楚寧看到那些曾經倭國名義上統治者的慘狀。
雖然雙方層級是敵對,雖然楚寧對倭國人有著發自內心的恨意,但看到那些人的樣子都覺得驚訝,後花園雖然沒有第一時間殺他們,但是對他們用盡酷刑。
許多人被救出來的時候,已經處於瀕死的狀態,好多還是精神恍惚,顯然已經不能恢複了。
足利義政更是仰天大哭,他和後花園之間算是結下了梁子,這也成為一直影響倭國幾百年內部動蕩的根源。
因為足利義政對倭王後花園的仇恨,楚寧除了兵權之外,幾乎將足利義政家族培植成了倭國的另外一個大勢力,他們雖然不足以和倭王對抗,但也相差不多。
最妙的是,在輔官邸的另外六個輔官,都被楚寧和後來的鎮守大臣打造成了一個個大勢力。
這些勢力單獨一支或者兩支,都不足以對抗倭王,但是三支聯合起來,會成為一股足以左右倭國局勢,抗衡倭王的勢力。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其他勢力不會反對,而楚寧在選擇這些勢力的時候,又極其險惡,這些勢力,都是兩兩關係極好,幾大勢力之間又有著極深的矛盾。
而且在楚寧的安排下,這些勢力之間的仇恨一直在不斷加大,從最開始的仇恨,到後來的利益,這一切都是大明製約倭國的手段。
其他的六個輔官有原本倭國的權貴勢力,齋藤遠太、武田信譽,讓人意外地是,楚寧還在倭國各地的大名中,選了一個波多野赤鬆的大名。
誰都不知道楚寧為甚會選擇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大明,成為倭國曆史上第一屆輔官邸的輔官,大家好奇的同時,不免有了許多猜測。
倭國許多人認為,這個波多野赤鬆在此次明倭大戰中,一直保持沉默,有人認為是楚寧想要培植新的勢力,加強對倭國的控製。
但是隻有楚寧自己知道,他完全是出於一種惡趣味,畢這個家族的後人,曾經教過楚寧很多不足與外人道的知識。
另外,讓人意外的是稻田葉澤、島津忠昌、大友持直三人的加入,這三個都是九州宗藩,他們也是第一波對抗大明的倭國人。
對於他們能進入到倭國輔官邸,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就連朱祁鈺都很意外,這三個都是堅決抵抗過大明的藩國勢力。
朱祁鈺擔心,他們的加入,會不會對大明掌控倭國起到阻礙的作用,但是出於對楚寧的信任,他沒有反對楚寧的提議,這個提議楚寧和他在私下研究過了。
楚寧覺得這三個都是被對明軍打怕了的,也是對大明軍力最了解的人,正因為如此,他們對大明的恐懼是發自骨子裏的,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挑釁大明。
在人選確定之後,至於官署的設置楚寧就沒心情管了,他把大體意思說完之後,就開始著手最重要的事了。
足利義政現在對後花園的憤恨,甚至遠遠超出對大明的敵視,尤其是楚寧曾經和他單獨談了一個時辰,足利義政對楚寧,對大明現在沒有多少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