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鼐和張輔登時不淡定了!
好家夥,楚寧果然是楚寧,不出手則已,一出手比誰都狠。雖然楚寧沒有明說,但是誰都知道,另外一個就是老朱家!
“好!先生果然就是先生,你們回去準備一下,不管先生提出什麼要求,都滿足!計算讓朕現在就退位,朕也毫不猶豫!”朱祁鎮聽到曹鼐和張輔的轉達之後,激動的跳了起來。
天哪,如果真的像楚寧說的那樣,他不敢說朱家的江山真的能千秋萬代,起碼多幾百年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朱祁鎮才會如此激動,縱觀史書,自夏商周之後,華夏大地上就沒有再出現任何一個超過三百年的大一統王朝,這仿佛成了各個王朝的詛咒。
朱祁鎮也曾經問過楚寧,楚寧的回答是,抱殘守缺,無進取之心。
曆朝曆代,開國君主大部分都汲取了前朝滅亡的教訓,對國家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給國家帶來了發展的同時,也極大地限製了後世君主的發揮空間。
中原王朝,曆來崇尚孝道,這本沒有錯。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開國君主訂立的製度,顯然不再適合後世的治國策略。
而既得利益集團,為了保證自己利益的長久,抱著效法先王的論調,極力阻撓變革,這就使得曆朝變法鮮有成功的範例。
及時偶有成功者,也很難避免身滅政亡的下場,完全就是舊勢力的反撲。
所以,楚寧告訴朱祁鎮,想要大明長久下去,就藥不斷變革,現在他就處在這種關鍵階段!
祖宗成法現在已經開始顯現出不適應的情形,而他作為承上啟下的君主,如果不能頂住壓力,變法圖強,那後來的君主再想要變革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朱祁鎮當時被楚寧說的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開始變法,可楚寧卻給他當頭一盆涼水,如果貿然變法又會給整個大明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就算是要變法,也要做好前期的準備。
按照楚寧當初和他說的步驟,現在前期的準備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北方邊境現在無比安定,蒙元殘餘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行動,楚寧的遠航,將困擾大明的海盜問題幾乎徹底根除。
這幾年大明也算是風調雨順,國庫出現了多少年未見的充盈,尤其是振興集團的興起,給了國庫一個極其穩定的財稅來源。
外患解除,內財充足,一切都預示著變法的實際已經成熟,所以這次朱祁鎮才會鼎力支持楚寧。
果然第二天,在朱祁鎮和曹鼐的推動下,內閣迅速通過了楚寧的提議,在應天設立留後,為了區別出來,留後總覽應天諸部政務,留守則主管應天及江南地區軍隊。
同時,因為楚寧要主持江南變法事宜,所以應天留守多了一項職責,就是主持變法諸事,這麼一個異常模糊的規定。
這就給了楚寧極大的權力,可同時,因為張洪出任應天留後,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二者之間權責除了軍事,幾乎就是攪在一起的。
曹鼐和張輔登時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