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內閣終於出聲了,他們給刑部大理寺發文要求他們盡快對錦衣衛移送的案件進行審理,一個月之內如果不能審結,就地免職,然後換人接著審。
內閣這麼做雖然有些突然,但是大家知道,如果不這麼做,那整個朝野都將陷入錦衣衛的陰影之中,而以楚寧和錦衣衛的關係,他們的日子隻會更加艱難。
畢竟現在錦衣衛還僅僅是通過偵查獲得一些證據,相對難度要大的多,而如果錦衣衛有了緝拿審訊的權力,那怎麼說就不是他們能控製的。
所以,作為此次官紳與楚寧鬥法的第一個受害者,兩個官員在第一時間被刑部捉拿歸案,沒有押解進京,而是直接押到應天。
因為應天是保留了一套完整的朝廷衙門,除了沒有內閣,其他一應俱全,原本他們是沒有權力審問這種布政使、按察使高官的,但是現在事發突然。
如果按照內閣給的時間,將這兩人人押到京城最少也要一個半月的時間,那就全耽誤了。
因為在內閣發出照會之後,朱祁鎮緊跟著發了一道旨意,就是同意內閣的做法,並且明確如果不能再一個優惠之內審結,他就恢複錦衣衛的緝拿審訊權!
這下大家就全都緊張起來了,全都開始了告訴的運轉,從浙江、江西兩個地方講兩人押解到應天,用了極短的時間,就算是江西的袁科真,半個月也押解到位。
這種速度讓朱祁鎮都感到不可思議,換做以前,就算是他督辦的事,沒有一個月想都不要想,現在竟然隻用了一半的時間就押解到了。
還真讓楚寧說對了,任你官奸似鬼,都比不上吏滑如油,他雖然貴為皇帝,也不可能麵麵俱到,這種事隻要你給的壓力夠大,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當然這種事偶爾做一下沒問題,如果常年保持這種高壓狀態,不管是官還是吏員,都會瘋掉的。
果然,浙江按察使吳振明抵達應天後的當天,應天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堂會審,那些官員也是第一次看到錦衣衛的卷宗。
讓他們直接無語到了極點,原本他們還想著從卷宗中找出些漏洞,雖然不能推翻錦衣衛的調查,但是起碼會從輕發落這兩個人。
如此一來,也算是變相地勝了這一局,可誰想到,錦衣衛雖然沒有對官員們動手,但是那些仆役、農戶、匠人的筆錄卻十分仔細,甚至在筆錄後邊還附了相關的證據。
留給他們的就隻剩下量刑定罪了,因為這些證據根本沒有給對方反駁的機會,甚至許多當地官員的簽押,如果是以前,這些官員一點會欣喜若狂,這省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想要替兩人開脫都很難,除非冒著徇私枉法的風險,但是現在這種時候,誰敢這麼做!
要知道,在皇家書院,現在有一門專門的學科,就是研究大明律,甚至已經開始形成了專門的民生部分,刑罰部分,而皇家書院的律法學,已經成為大明最權威的存在了!
沒有之一!
就在這個時候,內閣終於出聲了,他們給刑部大理寺發文要求他們盡快對錦衣衛移送的案件進行審理,一個月之內如果不能審結,就地免職,然後換人接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