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他不知道,他們的這些小動作根本沒有逃過楚寧的的眼睛,換句話說,沒有逃過錦衣衛的眼線。
其實當初楚寧軟禁鄭淮的時候,就留下了這個缺口,就是要讓鄭淮能隨時和外界保持聯係,楚寧這麼做完全是出於無奈。
如果不這麼做,就不能將那些反對的勢力聚攏起來,到時候就算變法成功,各地的勢力因為沒有收到太大的打擊,隨時都會給變法帶來意外。
因此楚寧從一開始,就製定了這個聚而殲之的策略。
不然,一千禁軍加上錦衣衛的配合,別說和外界聯係,就算是想知道外邊是什麼季節都不可能。
這也是楚寧做了一個小小的局,這樣一來可以讓想張純那樣蠢蠢欲動,一直不甘於人下的人,有機會出頭,加速七大家族的分裂。
另一方麵,還可以限製七大家族,畢竟楚寧這次行事確實倉促了些,許多應該做的準備都沒有做好,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楚寧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而軟禁鄭淮的效果也十分明顯,首先是張純果然沒有經受住誘惑,開始登上前台,妄圖成為江南士紳的帶頭人。
而鄭淮也因為被軟禁,許多消息得到的並不及時,因此沒有做出應對,不是鄭淮不想,而是因為楚寧一番操作實在太快了,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很難做出正確的應對。
也正因為如此,鄭淮一直沒有發話,還囑咐在外邊代表他的鄭晨良,多聽多看少說,就是要看看接下來事情如何發展。
現在看來,和他所想的差不多,張純果然沒有經受住誘惑,第一個蹦出來,想要接管他手中的權力,鄭淮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有點期待。
鄭淮是什麼人,雖然官職不高,但也算的上是大明頂級的官員了,而且從他真正在朝為官的時間來看,他絕對算的上是進步神速的存在。
鄭淮三十歲中進士,正式進入仕途,五十歲致仕還鄉,短短的二十年的時間,能做到侍郎級別,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況且在鄭淮中進士之前,他一直在他的祖父身邊,學習家族事務,這也是他能順利接管鄭氏家族,成為江南七大家族話事人的重要原因。
他知道,麵對楚寧的攻勢,就算他沒有被軟禁,也很難第一時間作出有效的反擊,相反,楚寧這麼以軟禁,反而給了他一個不錯的機會。
他現在可以平心靜氣地研究一下楚寧這個人,然後對楚寧的五法進行了極其細致的研究。
這讓鄭淮都不得不感慨楚寧的才華,楚寧的這些變法具有極強的操作性,他不想王安石變法那樣,隻是一個空中樓閣,看似利民的舉措,其實操作性極差。
楚寧的這些措施,就不一樣,所謂的變法,其實就是五條措施,可就是這五條措施,卻是處處打在關鍵的節點之上。
這段時間,張純雖然說話不怎麼樣,但是鄭淮都不得不承認,張純的應對沒有問題,就算是他在外邊,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做的決定也不一定比張純好多少。
隻是他不知道,他們的這些小動作根本沒有逃過楚寧的的眼睛,換句話說,沒有逃過錦衣衛的眼線。
其實當初楚寧軟禁鄭淮的時候,就留下了這個缺口,就是要讓鄭淮能隨時和外界保持聯係,楚寧這麼做完全是出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