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去跟陛下說,他要是真覺得不好意思,就答應我的條件,放我歸隱山林,不用這麼假惺惺地說些客氣話。”楚寧對著來人說道。
“奴婢一定將侯爺的話帶到,隻是陛下肯定不會應允。”成敬老實地說道。
雖然現在皇宮好幾年沒有新的宦官入宮,但事皇家畢竟是有傳統的,有些事還是交給宦官比較放心一些。
隻是因為楚寧的原因,朱祁鎮對宦官進行了極大的約束,作為現在大內總管的成敬,原本是永樂二十二年進士,被派山西晉王府任職。
後來因為晉王朱濟熺勾結朱高勳造反,作為晉王屬官的成敬收到牽連,當時他可以選擇充軍邊疆,但是他怕連累後人,依然選擇腐刑入宮。
因為是進士出身,加上他為人謙和低調,所以深得朱祁鎮重用,可成敬卻從來不攬權,也不是驕縱,一直低調行事,原本曆史中,成敬是朱祁鈺提拔重用的。
後來隨著朱祁鎮的回歸,他們兄弟之間為了皇權歸屬,近乎泯滅人性地對坑,讓成敬這個受儒家教育多年的人,不堪重負,早早過世。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首先隨著宮中的宦官日益減少,成敬雖然低調,但是才能卻不容掩蓋,很快就成為朱祁鎮以為臂膀的存在。
他現在的任務也簡單,就是侍候一下朱祁鎮批閱奏章,至於奏章內容,成敬從來不關心,他秉承在其位謀其政的原則,有時還會給朱祁鎮一些好的建議。
但從來不越權,不僅是朱祁鎮,就連楚寧對他都很敬重。畢竟是曆史上,尤其是明朝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好太監。
這次,成敬就是封了朱祁鎮的密旨,悄悄出宮,應楚寧的要求,在北方艦隊抽調三艘戰艦,在黃河口等待楚寧。
不過楚寧雖然敬重成敬,但是卻沒有破壞‘規矩’,登船後一句話就說的明明白白,成敬的任務完成了,可以回京城複命了。
成敬自然知道楚寧的意思,卻絲毫沒有生氣,更沒有一點不滿。
原本就是文官出身的他,雖然是迫於無奈進宮,但是絲毫不影響他一直保持文官的清高,比如對宦官幹政的厭惡,雖然他現在就是大明最高級別的宦官。
尤其是楚寧的出現,將原本大明的政體幾乎進行了徹底的改革,雖然機構還是那些機構,但是現在大明的政體明顯比以往更加高效,也更加完美,起碼在成敬看來是這樣。
內閣閣臣增設為固定的九人,六部堂官也進行了擴充,首先是兵部,當時楚寧以軍改需要為由,硬生生將兵部的官職增加了數倍。
除了兵部尚書和原本的左右侍郎,增設侍郎四人,兵部就形成了尚書總管全部事務,六位侍郎各自分管一攤,看起來官職臃腫了些,但是極大增強了兵部的效率。
兵部成功之後,被內閣推廣到其他五部,使得大明朝廷的效率得到巨大的提升。
成敬不止一次在背地裏表達對楚寧的欽佩,稱楚寧才是真正的治國良才,大巧似拙的高手。
“你回去跟陛下說,他要是真覺得不好意思,就答應我的條件,放我歸隱山林,不用這麼假惺惺地說些客氣話。”楚寧對著來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