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離開金州的時候,楚寧把趙廣興也帶走了。甚至,趙廣興成為楚寧在遼東乃至東北一個重要的助手。
“侯爺,前邊就是樂安洲三萬衛了,這裏也是咱們遼東都司最東邊的衛所了。”趙廣興對楚寧說道。
趙廣興太佩服這位鎮海侯了,他之前,不應該說是大明的將領幾乎都知道楚寧,楚寧簡直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宣府一出世,就力挽狂瀾拯救危局。
然後軍改,更是破除了束縛大明軍隊的枷鎖,現在的募兵製,雖然讓許多衛所將領和勳貴失去了一個財源,但是不得不說,大明軍隊現在的戰力已經完全不屬於太宗時期。
原本趙廣興以為楚寧這次來遼東,不過是走馬觀花,尤其是楚寧剛一下船時的樣子,讓趙廣興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
不過他不怪楚寧,畢竟遼東這種苦寒之地,朝中從來沒有過一個重臣來過,更不要說在這種寒冬時節。
但是楚寧不僅來了,還帶來了大量的補給和糧草,楚寧也不是走馬觀花隨便看看,他從金州出發,一路走來,幾乎將遼東都司東邊的衛所全都走了一遍。
他和士兵們吃一樣的東西,住一樣的雪屋,除了他這個被改裝過的雪橇,楚寧幾乎和所有的士兵一樣,而這個雪橇,也是因為楚寧要處理一些公文。
這在趙廣興眼中簡直是不可能的,不管楚寧是不是真的像傳說的那樣,因為得罪了士紳和勳貴,被趕出朝廷,對他們來說,楚寧都是那種高高在上的人物。
尤其是楚寧帝師、太子師的身份,讓趙廣興這種他樸素地認為,隻要大明不換皇帝,不換太子,楚寧的位置就如同泰山一樣穩固。
就是這樣一個人物,能到遼東實地走訪,而且還是在嚴寒深冬,這讓趙廣興激動的同時,也對楚寧更加佩服。
“哦,那就差不多了。”
他們一行人來到樂安洲後,按照慣例,楚寧走訪了樂安洲的軍營城池,然後楚寧就回到了指揮使衙門。
和金州差不多,這裏是樂安洲的指揮使的衙門,同時也是他的家。
此時,遼東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員也差不多都在,楚寧一路走來,把沿途的官員全都帶上了,包括現任遼東都司周正宇。
說起來,這位周正宇也算是名門之後,他祖籍浙江,祖父曾先後經曆洪武、建文、永樂三朝,更是曾經擔任過禮部尚書的高官職位。
他父親則是在應天左都禦史的職位上致仕,原因倒是為仕林傳道,因為照顧雙親,而他的親叔叔,現在則是工部左侍郎周瑄!
周正宇自幼也算是有神童的美譽,十五歲中秀才,二十歲就考中舉人,這在南直隸那種競爭力極大的地方,可謂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但是之後不知道因為什麼,竟然屢試不第,最後在三十三歲的時候,才勉強考中一個三甲同進士。
不過他也算是苦盡甘來,也正是在他中第後不久,王文開始崛起,而作為王文同年,又在當時有一個共同的敵人楚寧,所以周正宇仕途也算是順風順水。
這次來遼東出任都司,也是他叔叔安排的,在來之前,周瑄和他密探了三個時辰之久。
所以離開金州的時候,楚寧把趙廣興也帶走了。甚至,趙廣興成為楚寧在遼東乃至東北一個重要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