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寧一直在為大明的富強努力,效果也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展。變法遠航,開海禁鼓勵工商,楚寧所作所為不僅讓朝廷稅賦增長,百姓們更是安居樂業。
這讓還懷著少女英雄們的秀凝,對楚寧從開始的利用,到現在的真心的喜歡。
而且和徐又蕊相處的這段時間,也讓秀凝感覺有假的溫暖,兩人慢慢就像姐妹一樣。
“夫君,你是不是該準備一下敬獻給太後的壽禮了?”徐又蕊提醒道。
“準備差不多了,其實啊,太後他老人家最喜歡的就是看孩子們,隻要到時候把咱們家的兩個寶貝帶到皇宮轉一圈,她老人家肯定高興。”
“話雖如此,這可是她老人家六十大壽,咱們這些做晚輩的,總不能兩手空空就帶著兩個孩子去吧。”
“嗯,知道你想的周到,畢竟這也算是咱們的媒人,我已經準備好了,雖然不是很貴重,但是絕對讓她老人家喜歡異常。”楚寧自信滿滿地說道。
很快十一月初八,就是孫太後的壽辰,整個京城,乃至整個天下都沉浸在一派祥和喜慶之中。
京城的百姓、商家,自發地在京城各處搭建燈樓戲台,為太後祈福。
孫太後這幾年也是深得民心,她原本就是出身普通百姓人家,就算成為大明的皇後、太後,也一直都對民間甚為關心,尤其是這幾年,朝中稅賦增加,她更是廣施仁義。
設粥廠、辦學堂、修橋補路從不甘於人後,在民間聲望極高,所以百姓才會自發地給他祝壽祈福。
這天楚寧帶著楚傾雲和楚博彥兩個孩子來到皇宮,徐又蕊和秀凝身懷六甲自然不方便出門應酬,所以楚寧自己帶著兩個孩子來到皇宮。
“快過來,讓我老太婆好好看看。”孫太後看到楚傾雲姐弟立刻招手示意倆個孩子過去。
兩個孩子對孫太後並不陌生,隻要是他們住在京城,他們就時常跟著徐又蕊到皇宮給太後請安。
楚傾雲和楚博彥小大人一樣,先是規規矩矩給太後行禮,說著吉祥話,然後才來到孫太後身旁。
拋去楚寧的關係,孫太後也著實是喜歡這兩個孩子,粉裝玉琢的兩個孩子,看著就讓她歡喜,尤其是楚傾雲,這可是她的孫媳婦,所以怎麼看怎麼喜歡。
“我家傾雲越來越水靈了,將來一定是個大美人。”孫太後說這就從頭上取下一枚金簪給楚傾雲別上。
這是皇家專用的,甚至連皇後都不能使用的九鳳銜珠的金簪,樣式精美不說,上麵的珠子都是異常飽滿的東珠!
東珠不是東海生產的珍珠,都是在黑龍江深水裏邊出產的珍珠,由於天氣寒冷,河蚌本就不多,加之這些河蚌都生活在江水湍急的江底,所以采摘起來難度非常大。
就算是遼東的土著民女真人,也是靠著訓練好的海東青捕捉天鵝,才能有極低的概率得到珍珠。
所以明清兩代,都將東珠作為規格等級最高的珍珠,隻供應皇家使用。
楚傾雲也不客氣,剛要起身行禮謝孫太後的賞賜,就被孫太後拉住,“踏實坐著。”
楚傾雲這才小心翼翼地坐在孫太後身邊,此時各地藩王的王妃、朝中重臣的夫人,都前來給孫太後拜壽,孫太後和她們大多數都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