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事,溫丞相心有餘悸,把妻兒送回陳留老家,此後他一人輾轉於窮山惡水間,鬱鬱不得誌。直到明皇帝當了太子,天知道是生了怎樣一雙慧眼,竟將這顆蒙塵明珠挖了出來委以重任。溫丞相苦盡甘來,與明皇帝君臣相得二十年,一貫是忠心耿耿兩袖清風,曾有同僚問他為何連房妾室都沒有,溫丞相答曰:“一則家裏窮,養不起。二則家有賢妻,妾納來作甚?”那位同僚多喝了兩杯酒,還要問溫夫人如何賢惠,溫丞相抹著眼淚從當年自己俸祿微薄靠夫人接繡活養活全家說起,當場把許多官員說得痛哭流涕。
他這麼明晃晃往滿朝文武嘴裏塞狗糧,明皇帝聽了很欣慰,親自組織百官向他學習:“若爾等能人人似溫卿,為官忠謹,齊家有方,朕何愁天下不治!”
姚文秋聽著這些事長大,對明皇帝天然一股好感,每次陪祖母去上香都不忘認認真真給菩薩磕三個頭“求菩薩保佑皇上無病無災長命百歲”。明皇帝將她指給皇四子恭王做王妃,她接了旨說的第一句話是:“皇上怎麼知道我聰敏嫻靜的!皇上真的好英明啊!”
姚文秋她娘被她傻得直歎氣,回自己房裏就衝著姚文秋她爹發火:“你平日裏莫不是跟皇上說過秋秋?怎的就挑了秋秋做王妃?她傻成這樣怎麼做王妃!”
姚侍郎捂著耳朵躲到女兒身後委屈巴巴:“我幾時跟皇上說過秋秋?皇上是問過我家裏孩子都多大了親事定了沒有,我總不能欺君吧?皇上前天剛誇過恭王,我看挺好的。”
阿娘拿著帕子開始哭:“皇上自然是好皇上,可恭王什麼樣誰說得準,萬一他對秋秋不好,我想替秋秋出頭都出不得……”
姚侍郎一向怕她哭,一見她哭就趕緊蹭過去,轉來轉去轉了兩圈也不曉得該說什麼,憋了半天才說:“恭王飽覽群書,為人謙謹,不會欺負秋秋的。”
他話才說完就被姚夫人瞪了,瞪得他很委屈:“你瞪我做什麼?難道要我說恭王一定會對秋秋不好?哪有你這樣不講道理的……”
姚夫人氣得要把他趕出房門,還是姚文秋拚命攔下來,姚侍郎緩了半天才想明白夫人在擔心什麼:“恭王口碑一直很好,都說他少年老成為人勤謹,品貌才學都是第一等的,不是我不向著自家孩子,說來倒是咱們秋秋不大能配得上他。他跟太子也處得很好,咱們關起門小心說一句,想來不會有什麼奪嫡禍事。”
姚夫人心才放下一半,又開始擔心宮裏娘娘們嫌姚文秋傻氣,整天緊張兮兮地念叨,滿懷自信的姚文秋被她念叨得有些發怵,仔細想想她其實啥也不會,隻在養花上有些心得,後院小花房裏幾十株牡丹就是她親手伺弄的,年年都開得很好,可惜皇上不是要她去當花匠的。
萬一被皇上嫌棄了可怎麼辦,想想都很難過。
姚夫人開始零零碎碎給她科普宮裏的事。江皇後一向慈悲賢德不會為難秋秋的,恭王的親娘德妃,溫老夫人說了也不是刻薄人。林賢妃呢,她跟阿娘有舊交,秋秋見著她記得幫阿娘給她問聲好。溫貴妃……
“秋秋記住了,千萬別在貴妃娘娘跟前說誰繡花繡得好,明白麼?你隻管誇貴妃娘娘繡花繡得最好看就完事了。”
這個小道消息是溫貴妃她親娘溫老夫人親自透露的,溫貴妃自小隨著母兄住在陳留郡伯父家。溫老夫人因著丈夫長年不在身邊,三個兒子讀書全靠她親自督促,對小女兒未免就管得不大嚴,見她喜歡刺繡還很欣慰,把自己的好手藝都教給了她。萬萬沒料到,所謂德容言功,溫貴妃前麵三項丟得幹幹淨淨,三句話離不開一個“繡”字。
“到了十二三歲,繡得就比我好多了,隔三差五纏著我要到城南繡莊去,我原不想太拘著她,想去就讓她去,誰知她在那拜了好幾個師傅呢。”溫老夫人痛心疾首,“脾氣強,她兩個哥哥都沒她強。她堂姐跟她合不來,說有哪家的姑娘繡得比她好,她就非去看看人家姑娘怎麼繡的!”
溫老夫人以為她是年紀小爭強好勝,等溫丞相把一家子接到京城來,才發現女兒哪裏不太對——京城繁華她半點沒放在眼裏,整天忙著批評府裏的繡娘並提供業務指導:“這繡的都是什麼?這配色也太難看了,這鯉魚的眼睛一點活氣都沒有。這裏針要這麼下才對……”
溫老夫人試著鼓勵女兒參加社交,譬如護國公家的六姑娘十五歲生辰給溫家也下了帖子,不如備份禮物去交個朋友,然而溫貴妃隻顧埋頭繡鯉魚:“阿娘,你別鬧我,眼睛這裏不太好繡——去哪?陳家六姑娘?不去。上回她來咱們家,我見她身上的荷包還沒我繡的好,問她家可還有別的繡娘,她說我怎的沒學好規矩。嘁,學個鬼的規矩!”
溫貴妃沉迷繡花,就算收了她的繡架罰她抄書,她抄完看見溫老夫人隻會說:“阿娘,你襟上這朵蘭花繡得怪呆的,把衣服換下來我改一下好不好?”這樣如何嫁得出去!溫老夫人愁得直掉頭發,溫貴妃還雪上加霜地安慰她:“阿娘放心,我不會嫁人的,我把我繡的活計拿去繡坊賣一樣能養我自己,活到老繡到老,等繡不動了我不活了就是了。”
“這是說的什麼話,哪有姑娘老死不嫁人的,一大家子的名聲要不要了呢……後來選秀進了宮也好,就是我整天提心吊膽的,生怕她哪天張口說皇上的龍袞花紋配色不好要改一改”,溫老夫人拍著姚夫人的手臂,“你放心吧,我看秋秋比媛媛靠譜,咳,我是說秋秋很招人喜歡的,你隻管放心好了。”
姚夫人聽得瞠目結舌,瞬間覺得自己的擔心全是多餘的,等見著姚文秋蹲在花房裏一邊修剪牡丹花的枝條一邊跟那株花說悄悄話:“我很快就能見到皇上啦!我好緊張怎麼辦!”姚夫人就覺得萬事還是要防患於未然:“秋秋,你進王府先別帶著花去,跟恭王商量他同意了再來家拿——你可千萬別跟花說話了!人家聽了以為你是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