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郊外茶鋪(1 / 3)

巴陵郡城郊外,和煦的春風開始催促勤勞的農民開始了務農的又一天,阡陌小道上,一處由簡易木棚搭起的茶鋪招攬了各處的遊子路人,其中,不乏侃侃而談的武林俠士。

一張陳舊的杉木方桌上,一堆人趁著喝茶歇腳的空,又開始談論起來。

“哎~你聽說了嗎?據天雷閣的長老推測,七日前,同時滅五大門派的罪魁禍首,很可能是已經消散江湖數十年的魔教。”

一名身穿灰布長衫背負長劍的中年劍客反駁道:“瞎說什麼?當年萬魔窟一戰,魔教死傷殆盡,還能穢土重生不成?”

“你想啊百裏兄?不是朝廷,還能有哪方勢力有如此大的能耐?”

又一名刀客說道:“可是,魔教死灰複燃,實在是難以置信。”

“以我之見,下手的,絕對不是一個宗門。”

“劉兄,此話怎講?”

“一個人,滅一個相遇數百年的宗門,這是何等的高手?有哪些宗門能彙聚這麼多的好手?此事十有八九是幾大宗門聯合所為。”

“傳聞佛家禪宗位於靜室山的普華寺內,藏有幾名內力高深不可測的長老,皆是當世一流高手,當年滅魔教,普化寺可是居功之首。”

“還有道門分支的,七星觀,龍虎山,太一教,都有內力雄厚六重天的大宗師坐鎮,培養出幾名天資卓群的高手也不是難事。”

“荒唐,普化寺方丈慧心大師,一向慈悲為懷,普度眾生,還有那些道門的道長,也不是殘忍嗜殺之人,怎麼可能做出如此慘絕人寰之事。”

複姓百裏的劍客說道:“陳老弟,你難道沒發現,被滅門的這五大宗門都是江湖上飽受非議的門派嗎?”

“哦?這……”

“你看,離這最近的巴山劍派,八年前,曾舉全派之力,前往東林郡,滅了與之結仇的贏氏一族滿門。”

“是啊,東林贏氏宗族百餘人,連同府上家丁,一夜之間,血流成河,其家底私藏,皆被擄走。巴山劍派當年的行徑,與打家劫舍的賊寇無異啊!”

那姓劉的劍客搶言道:“還有青影劍吳大俠,因在巴陵見巴山劍派長老葛玄英的小兒子恃強淩弱,強搶民女心生不滿,上去阻攔因此得罪了巴山劍派,雙方約在巴山腳下了斷,終究是糊裏糊塗地斷送了性命。”

“還有出身太極門的袁弘深,父母妻兒皆被屠戮,青州刀客鍾高旻……”

“如此說來,這巴山劍派,當真是壞事做盡,滅門之人,還是行了好事了。”

“劉兄此話又是不對了,武林中人,相互結怨不也是常事嗎?你看看巴山劍派的死對頭空林派,兩派同處巴陵郡境內,一個遠居巴山,一個歸隱空性林,早些年間,兩派經常互相拚殺,空林派得罪的仇家,可不比巴山劍派少。”

“還有那個孔雀山莊,有傳聞說其莊主柳行眉,表麵翩翩君子,其實人麵獸心,私底下竟派門派弟子強擄民女,藏於他的孔雀山莊內。”

“金刀門章氏一族,為富不仁,仗著家勢財力,到處欺壓百姓,也是一方惡霸。”

“羅漢門的名聲也不幹淨,據說當年被逐出禪宗,就是因為其上任門主彭誌遠違反佛家戒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皆把自己所知當作一種才學炫耀似地說了出來。來往的路人越來越多,行人路過茶鋪,往往都會停下討杯茶喝,來這歇腳的人越來越多,很快,原本寬敞的幾張木桌,已經坐滿了人。

好在茶舍的夥計雖然年紀不大,但幹事十分勤勉嫻熟,端著茶壺穿梭在眾人之間,如行雲流水般快活。

在眾人暢所欲言的時候,茶鋪一處偏僻的小木桌上,一名黑衣青年正在吮吸著苦澀的茶水,青年聽力極佳,這眾人談論的話語,全部清晰地傳到了他的耳中。青年喝得很慢,似是有意借鄰桌的閑談來打發這悠閑。

這時,一個粗獷的身影出現在他麵前。

青年抬頭看去,那是一個體型魁梧,留著絡腮胡的大漢,巋然不動,隻是呆呆地站著。

茶舍的夥計見狀,連忙笑臉迎上,“客官幹嘛傻站著?何不坐下飲杯淡茶?”

那大漢這才找了張板凳,坐在了青年麵前。

青年沒有理會,繼續喝茶。

那大漢一雙豹眼死死盯著青年,突然開口詢問道:“閣下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