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地方能夠滿足需要的時候,其實不必要著急攻略。
畢竟,總要給後來人留下地方才好。
“其中多數地方,遠離本土,尚未為我國掌控。
其中土著少者,三五百人可平,土著多者,三五萬亦難平定,何時能夠開國做主,隻看各位本事!”
“多謝陛下厚賜。”王寅出列道:“然大軍一動,耗費無數,我等身家富足,卻也難以支撐,未知其中……”
“愛卿不必擔憂!”方天定道:“為了保證封地不會有名無實,朝廷決議,王可申請兩萬軍,兩年內軍費皆由中樞負責。
公萬五,侯一萬,伯五千,子兩千,男八百。
其後若有需要,一體花費,皆由各人自行負擔。”
“謝陛下關愛。”眾人拜謝。
有免費的大軍用,已經相當不錯了。
至於兩年內能不能搞得定,說實話,眾人並不擔心。
金遼西夏這樣強悍的都被搞定,哪些土包子,肯定不堪一擊。
唯一難以選擇的,便是如何選擇封地,或者說如何在封地不盡如人意的時候申請調換。
土著多的地方,有有現成的勞動力可以使用,隻是如何穩固統治,需要花費思量。
土著少的地方,肯定要想辦法遷徙大量的人口,其中的花費也是如山似海。
另外,還要招募官員,尋找特產,建立經濟,事情千頭萬緒,實在盧山。不少。
困難確實不小,然而這是為自己幹活,個個都是動力十足。
沒人反對,方天定繼續道:“我國爵位,由高到低依次為王、公、侯、伯、子、男,其中,王分親王與郡王,共計七等。
朕決議,親王封地五百裏,郡王封地四百裏,公封地三百裏,侯封地二百裏,伯一百五十裏,子一百裏,男五十裏。
以上,眾卿可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眾人拜下。
見此,方天定也是感歎莫名。
其實治理一個國家,和開辦一個企業也沒多大差別,特別是皇權時代。
企業下麵的是員工,國家下麵的是文武大臣,同樣都要給下麵開出滿意的報酬來。
最大的區別在於,企業讓員工不滿意,員工會跳槽,企業會倒閉,老板會破產。
國家讓文武百姓不滿意,會造反,國家改朝換代,皇帝上了斷頭台。
好在,有航海技術進步帶來的地理大發現,明國開出的報酬絕對讓人滿意。
畢竟那麼多土地,封萬八千王侯輕鬆愉快。
即便有人不滿造反,也無足輕重。
首先諸王侯的實力本就不如本土,其次肯定不會所有王侯同時造反。
若是有諸王以千裏之國打到了本土,那定然是本土皇帝倒行逆施,已經盡失民心了。
如此情況失國,方天定也沒什麼好說的。
自己作死,確實不能怪別人趁勢崛起。
感慨一陣,方天定又道:“眾卿皆無異議,封賞原則便如此定下。”
“另外,四十歲以上者,須得卸職就國,四十歲以下者,可留於國內繼續征戰。”
“謹遵上諭。”眾人拜下。
開國確實誘人,國內卻也不能無人可用,否則萬一有個緩急,難道還要方天定親自披掛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