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黃河水也沒有那麼黃嘛!”方捷驚奇地歎道。
旁邊,帝國第一水利專家郟僑道:“好教殿下得知,目下開封水段的泥沙含量,已經降低了八成,殿下可知何故?”
方捷把眼光投向兩岸蔥蔥鬱鬱的森林,道:“孤學地理課時,也知道樹木保持水土的原理。
隻是親眼看了,才覺得和書本的不同之處。”
如今,方捷年近三十,頜下留了胡須,顯得成熟又穩重。
“不錯。”方天定道:“你尚未成婚時,一直學文習武,成婚後,又隨著朕學習處理國事。
其後,你在天竺待了兩年,東勝州待了兩年,其實未曾走遍國內。
朕帶你出來走一圈,除了領略各地風光,也要知曉各地發展情況,好為施政做準備。”
畢竟六十歲的人了,方天定頭發也能看到花白了。
加上生活安逸,久不上陣,小肚腩也隆了起來。
年老不以筋骨為能,方天定也不在意自己已經提不動方天畫戟的事情。
事實上,冷兵器已經被淘汰了。
隨行百餘護衛,都背著連珠槍,腰間各有兩把左輪手槍,掛著三五個手雷。
一些戰馬背上,還有迫擊炮。
如此情況,哪個好漢敢來討野火?怕不是秒秒鍾被打成馬蜂窩。
看了一陣,眾人上馬。
照夜玉獅子雖然同行,卻也老的不能駝人,隻是跟隨隊伍前行。
好在一行人並不狂奔,隻是緩緩前進,照夜玉獅子倒也能夠跟得上。
從應天沿海路到登州黃河入海口上此處人煙十分稠密,道路上可見行人車馬往來。
見到皇家旗號,百姓紛紛避讓到路邊,駐足觀望。
皇帝太子經常出宮行走,然而對大多數地方的百姓來說,能夠得見天顏,還是一件可以吹一輩子的幸事。
護衛們隻把皇帝和太子夾在中間,倒也沒有特意驅趕百姓。
方天定興起,朝兩邊百姓揮手致意。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姓們立刻興奮起來,給出了熱烈的回應。
老百姓是愚昧的,他們隻關心一日三餐,家長裏短,卻也是最聰明的。
生活好不好,社會是否在進步,他們的感受最深,也最會記在心裏。
近三十年,方天定幹的還不錯。
別的不敢說,起碼東部沿海已經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
至於西邊,從東勝州引進的新作物廣泛推廣之下,餓死人已經基本不會出現了。
遇店打尖,逢城休整。
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從登州到了雲中。
此時,皇帝攜太子出遊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全國。
“陛下,小民冤屈啊!”有人攔路申冤。
隨行人員中,有大理寺和禦史台的人,立刻上前接住。
勸了好大一會兒,才把攔路告狀的勸離了。
從始至終,方天定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至於急急趕來的地方官員,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隊伍繼續啟程,方捷忍不住問道:“父皇,你自詡愛民如子,卻對這攔路申冤的百姓視而不見,是何道理?”
“若是早三二十年,以朕的脾氣,怕是要當場審案,隻是時間長了才發現,朕的愛,不在於一家一戶,而在於整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