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連了一下午,陳嗣慶並未發現遺書。小屋窗明幾淨,簡潔清澈。很明顯,三毛走之前細致地打掃過。就連馬桶蓋旁的垃圾桶、浴缸和地磚的接縫,也一塵不染。樓頂的木桌上擱著一本《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姐姐陳田心說,三毛近來常讀佛經禪書。
父親恍惚又想起三毛生前一直跟他談論《紅樓夢》。她多次告訴父親,她最喜歡紅樓裏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或許三毛覺得,與其一個人幽居在此,每夜聽雨打落花,忍受源源不斷的雜念,倒不如給自己找一條更寬的路,免了四季循環,悲歡更替。走的時候,紅塵為她讓道,天地不敢多言。
按照台灣的語言習慣,三毛是往生了。那條人人都要走的路,千百年來,死者寂靜,而活著的人如何也停止不了悲傷。畢竟她踏上的,是今生今世再也不能回頭的路。次日台北氣溫驟然下降,仿佛也在為這個悲情才女送別。
母親繆進蘭穿了一件紅毛衣,這是三毛從大陸為她帶回來的。三毛在一月一日的時候,提早送了一份生日禮物給母親,一尊玉雕,一張卡片。這些年,三毛很少送母親生日禮物,覺得這是俗氣的做法。可去醫院開刀的前一天,她忽然鄭重地送給母親禮物和卡 片。
母親甚覺奇怪,心想自己的生日不是下個月嗎?三毛淡淡一說:“怕晚了來不及。”難道那時候三毛就已經做好了輕生的準備,又或是她一時興起,看著滿頭白發的母親心生愧疚,想借此機會,表達這許多年不曾認真說出口的愛意?
三毛在卡片上寫著:“親愛的姆媽,千言萬語,說不出對你永生永世的感謝。你的兒女是十二萬分尊敬、愛你的。”
愛有來生嗎?如果有,三毛是否會延續今生未了的愛,和她的親人重新來過,守候一份地久天長?今生,她堅心做一個自私的人,為自己活一次。由生至死,她都要一個人。她可以舍棄世界,卻不能違背孤獨。
三毛的葬禮,一切從簡。三毛生前說過,她喜歡火葬,認為那樣幹淨。她喜歡黃玫瑰,不愛鋪張。母親為愛女選了一件她平時最喜歡的衣服,綴上黃玫瑰,給她穿上。就這麼靜靜地,送她去那個遙遠的地方。
三毛的骨灰放置在陽明山第一公墓的靈塔上。這世上再也沒有跟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這是三毛說過的話。小時候的三毛,為了逃學,每天去墳場做客。現在她總算做了主人。在那裏,不再有傷害,不再有離散。從此,她隻安心做那個最溫柔的人。
活著的人,依舊為她的死尋尋覓覓,悲悲戚戚。三毛的一生,不長不短。但這四十八年,她經曆了異常豐富的過程,踏遍天高地廣的山河。唯獨離世,不留隻言片語,徒留無限疑惑、無限落寞給眾生。
流連了一下午,陳嗣慶並未發現遺書。小屋窗明幾淨,簡潔清澈。很明顯,三毛走之前細致地打掃過。就連馬桶蓋旁的垃圾桶、浴缸和地磚的接縫,也一塵不染。樓頂的木桌上擱著一本《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姐姐陳田心說,三毛近來常讀佛經禪書。
父親恍惚又想起三毛生前一直跟他談論《紅樓夢》。她多次告訴父親,她最喜歡紅樓裏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或許三毛覺得,與其一個人幽居在此,每夜聽雨打落花,忍受源源不斷的雜念,倒不如給自己找一條更寬的路,免了四季循環,悲歡更替。走的時候,紅塵為她讓道,天地不敢多言。
按照台灣的語言習慣,三毛是往生了。那條人人都要走的路,千百年來,死者寂靜,而活著的人如何也停止不了悲傷。畢竟她踏上的,是今生今世再也不能回頭的路。次日台北氣溫驟然下降,仿佛也在為這個悲情才女送別。
母親繆進蘭穿了一件紅毛衣,這是三毛從大陸為她帶回來的。三毛在一月一日的時候,提早送了一份生日禮物給母親,一尊玉雕,一張卡片。這些年,三毛很少送母親生日禮物,覺得這是俗氣的做法。可去醫院開刀的前一天,她忽然鄭重地送給母親禮物和卡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