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裏好多老知青有的都結婚了,有跟當地的人結婚的,還有跟同來的知青結婚的也搬了出去,還有找了門路回城的,我來的時候本來還有一個女知青在的,前段時間聽說是家裏找到機會,給她調回城裏了。”趙知青很有耐心地解釋著。
張曉曉看他很好說話的樣子,就問出了自己一直比較好奇的問題:“趙知青,你家是哪裏的啊?我聽你說話有點不一樣的口音。”
“哦,你說這個啊,我家是廣市的,距離這裏很遠的,我一開始來的時候說話口音更重,現在已經被村裏人口音影響了不少,嘿嘿!”趙知青笑著回道。
“這樣啊,我說的呢。”張曉曉聽他說話,就想起了大學隔壁宿舍一個南寧姑娘。
趙知青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拍了下自己腦袋,說道:“你們的口糧村裏還沒給吧,今天晚上就先跟我一起吃點吧,一會我去做。”
他手勁大,拍的那一下特別響,張曉曉看著都疼,聽見他的話趕緊說道:“不用了,我帶來的吃食車上沒吃,等會就要都吃光,這個天氣也放不住,謝謝你了。”
一邊的女知青和男知青也表示自已有帶的幹糧點心,讓趙知青隻管自己就好。
這個年代糧食都是金貴物,大家都不會輕易吃別人的飯。
——
第二天,趙知青一大早就去上工了,張曉曉三人起來他早就走了,跟男知青她們商量了就一起去縣裏,打算去縣裏吃個早飯,順便買自己要用的一些東西。
三人走了差不多半個多小時,才到了鎮上,其實村裏有牛車去縣裏,但是他們出來晚了牛車都走了,隻能走著,昨天坐拖拉機感覺沒多久就到了,今天靠自己的兩條腿才知道說是距離縣裏最近,也要走好一段路。
三人早就又累又餓,就連一向淡淡的女知青,都有點狼狽,大家就直奔國營飯店去了,一人點了一份雞蛋麵吃了,才感覺活了過來。
歇了一會兒,一起出了門,就去買各自需要的東西,說好在之前打聽到的村裏牛車停靠點集合就分開了。
張曉曉想起來答應便宜爹到了要告訴他一聲的,就跟人打聽了郵局的位置,到郵局買了郵票信紙,借了紙筆寫好後貼上郵票,交給工作人員沒問題後,就出了郵局向著供銷社走去。
縣裏的供銷社很好找,就在縣裏在中心點上,剛剛過來的時候她就看見了。
供銷社大門上掛著‘東升縣供銷社’幾個大字,沒有春市的大,就跟張曉曉老家紅旗鎮上的大差不差。
她進去一看,今天買東西的人還真多,櫃台前都是人,但是她就今天一天的假能出來買東西,硬著頭皮擠上前去。
好不容易買好了自己昨天想的幾樣東西,又看見有賣大茶缸子的,才想起來宋文晴沒給自己準備,又上前買了一個。
買好了出來也沒看見女知青兩個人的身影,不知道去哪裏了。
站在門外歇了一會兒,就想起來自己應該準備一些點心,留著給自己填肚子,想到自己公寓裏有沙琪瑪和桃酥,跟這個時代的很像又耐放,就回去供銷社又買了不少裁好的油紙和麻線。
找了個沒人來的小胡同,從公寓裏拿出沙琪瑪和桃酥各一斤,快速把包裝什麼的拆掉,扔進公寓,瞬間包裝就消失不見,再把東西用剛買的油紙包好綁上線。
拿好東西就出來往牛車集合點走去。
到了那裏,就見除了趕車的牛叔,隻有兩個上了年紀的大娘,現在年輕人都忙著上工,隻能家裏的老人出來置辦東西。
其中一個麵向有點刻薄的大娘,看見張曉曉過來,眼珠子骨碌碌轉著對她說:“誒呦,小姑娘長得真俊,你是新來的知青吧,買了這麼多東西,快來大娘幫你拿點吧。”笑著上前就要接過張曉曉左手的東西。
張曉曉看著這個大娘過分的熱情,沒把東西給她,委婉的拒絕道:“多謝您了大娘,我自己來就行。”
大娘瞬間就有些不高興,還想說什麼,就被另一個大娘打斷了。
“陳金花,你快省省吧,你還想讓人家姑娘把東西分你點咋的,也不看看你那樣的配不配。”另一個大娘開口說著剛剛那個大娘也就是她口中的陳金花。
陳金花聽她這麼說自己一下子就炸了,衝著開口的大娘大喊道,“咋,咋,陳娟子我就這樣,怎麼地,我不配你就配了,就你一個寡婦還配說我。”
陳娟子一聽這陳金花往自己心口上插刀子,就有點不能忍了,眼看著就在動手的邊緣了。
張曉曉看著因為自己的到來引發的一場‘大戰’,一臉懵逼懵逼,這到底是怎麼發展成這樣的,她現在稍稍有一點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