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行軍篇(1 / 3)

敵人逼近而安靜的,是依仗它占領險要地形;敵人離我很遠而來挑戰的,是想誘我前進;敵人之所以駐紮在平坦地方,是因為對它有某種好處。許多樹木搖動,是敵人隱蔽前來;草叢中有許多遮障物,是敵人布下的疑陣;群鳥驚飛,是下麵有伏兵;野獸駭奔,是敵大舉突襲;塵土高而尖,是敵人的戰車馳來;塵土低而寬廣,是敵人的步兵奔來;塵土疏散飛揚,是敵人正在曳柴而走;塵土少而時起時落,是敵人正在紮營。敵人使者措詞謙卑卻又在加緊戰備的,是準備進攻;措詞強硬而軍隊又做出前進姿態的,是準備撤退;輕車先出動,部署在兩翼的,是在布列陣勢;敵人尚未受挫而來講和的,是另有陰謀,敵人急速奔跑並排兵列陣的,是企圖約期同我決戰;敵人半進半退的,是企圖引誘我軍。敵兵倚著兵器而站立的,是饑餓的表現;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飲的,是幹渴的表現;敵人見利而不進兵爭奪的,是疲勞的表現;敵人營寨上集聚鳥雀的,下麵是空營;敵人夜間驚叫的,是恐慌的表現;敵營驚擾紛亂的,是敵將沒有威嚴的表現;旗幟搖動不整齊的,是敵人隊伍已經混亂;敵人軍官易怒的,是全軍疲倦的表現;用糧食喂馬,殺牲口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隊不返營舍的,是準備拚命突圍的窮寇;低聲下氣同部下講話的,是敵將失去人心;不斷犒賞士卒的,是敵軍沒有辦法;不斷懲罰部屬的,是敵人處境困難;先強暴然後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將領;派來使者送禮言好的,是敵人想休兵息戰,敵人逞怒同我對陣,但久不交鋒又不撤退的,必須謹慎地觀察它的企圖。

兵非多益,惟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打仗不在於兵力多就好,隻要不輕敵冒進,並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夠了。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所俘虜。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士卒還沒有親近依附就執行懲罰,那麼他們會不服,不服就很難使用。士卒已經親近依附,如果仍不執行軍紀軍法,也不能用來作戰。所以要用懷柔寬仁的手段使他們思想統一,用軍紀軍法的手段使他們整齊一致,這樣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擁戴。平素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土卒就能養成服從的習慣;平素從來不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會養成不服從的習慣。平時命令能貫徹執行的,這表明將帥同兵卒之間相處融洽。

敵人逼近而安靜的,是依仗它占領險要地形;敵人離我很遠而來挑戰的,是想誘我前進;敵人之所以駐紮在平坦地方,是因為對它有某種好處。許多樹木搖動,是敵人隱蔽前來;草叢中有許多遮障物,是敵人布下的疑陣;群鳥驚飛,是下麵有伏兵;野獸駭奔,是敵大舉突襲;塵土高而尖,是敵人的戰車馳來;塵土低而寬廣,是敵人的步兵奔來;塵土疏散飛揚,是敵人正在曳柴而走;塵土少而時起時落,是敵人正在紮營。敵人使者措詞謙卑卻又在加緊戰備的,是準備進攻;措詞強硬而軍隊又做出前進姿態的,是準備撤退;輕車先出動,部署在兩翼的,是在布列陣勢;敵人尚未受挫而來講和的,是另有陰謀,敵人急速奔跑並排兵列陣的,是企圖約期同我決戰;敵人半進半退的,是企圖引誘我軍。敵兵倚著兵器而站立的,是饑餓的表現;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飲的,是幹渴的表現;敵人見利而不進兵爭奪的,是疲勞的表現;敵人營寨上集聚鳥雀的,下麵是空營;敵人夜間驚叫的,是恐慌的表現;敵營驚擾紛亂的,是敵將沒有威嚴的表現;旗幟搖動不整齊的,是敵人隊伍已經混亂;敵人軍官易怒的,是全軍疲倦的表現;用糧食喂馬,殺牲口吃肉,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隊不返營舍的,是準備拚命突圍的窮寇;低聲下氣同部下講話的,是敵將失去人心;不斷犒賞士卒的,是敵軍沒有辦法;不斷懲罰部屬的,是敵人處境困難;先強暴然後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將領;派來使者送禮言好的,是敵人想休兵息戰,敵人逞怒同我對陣,但久不交鋒又不撤退的,必須謹慎地觀察它的企圖。

兵非多益,惟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打仗不在於兵力多就好,隻要不輕敵冒進,並集中兵力,判明敵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夠了。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的人,必定會被敵人所俘虜。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士卒還沒有親近依附就執行懲罰,那麼他們會不服,不服就很難使用。士卒已經親近依附,如果仍不執行軍紀軍法,也不能用來作戰。所以要用懷柔寬仁的手段使他們思想統一,用軍紀軍法的手段使他們整齊一致,這樣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擁戴。平素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土卒就能養成服從的習慣;平素從來不嚴格貫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會養成不服從的習慣。平時命令能貫徹執行的,這表明將帥同兵卒之間相處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