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爾,有一個被稱之為“上班滿負荷,下班減負荷”的排憂解難工程,專門幫助員工及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工人們手中都有一冊《排憂解難本》,如哪位員工遇到什麼困難,隻要填上一張卡或打一個電話過去,排憂解難小組馬上就會派人前來幫助解決。張瑞敏對此曾有個專門批示:“想要員工心裏有企業,你的心裏就必須時時刻刻惦記著員工。要讓員工愛企業,企業就首先要愛員工。因此,我們每個單位都應進一步完善類似排憂解難這一類的措施,並持之以恒,不流於形式。如果能使每一個海爾人都願意奉獻自己的愛給海爾,那麼還有什麼力量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海爾有一青年女工,在身患絕症彌留之際,提出的唯一希望就是讓她的靈車在經過公司的大門時停一停,讓她能最後“看”一眼心愛的公司。海爾能有這樣“士為知己者死,死而無憾”的員工,正是海爾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的根本動力。
3.賞罰分明:建立完備的企業賞罰製度
拿破侖說:“統率三軍的手段無非有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利益驅動,另一方麵是恐懼約束。”賞罰分明用在現代企業的人事管理上,也是一根重要的杠杆。賞功罰過、賞成罰敗、賞先罰後、賞廉罰貪、賞嚴罰鬆等等。總之,不論賞罰的載體是什麼,其目的都是為了使該企業的團隊精神得到強化。
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總經理李福成認為,建立一套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賞罰製度,是維護企業正常運作的有力保證,這叫做“會管的抓製度,不會管的堵漏洞”。在他的親自主持下,燕京製定了9個係列、共50多萬字的規章製度。
有一次,一個車間多灌裝300箱啤酒,不但沒多拿一分錢,反而全車間人均扣掉10元獎金。其實,如果不是專家品評,提前幾小時灌裝的啤酒,消費者是喝不出來的。可是,李福成對工人說:寧可停產,也不準灌裝未到期的啤酒,違者嚴厲處罰。燕京的規章雖然是嚴格的,然而它嚴得合情合理,處罰隻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其可取之處在於,每條處罰措施都留有餘地,給人以悔過的機會。如規定夜班不準睡覺,第一次違反者扣除當月獎金的50%,第二次違反者,再扣50%。如果一下子全扣掉,這個人可能破罐子破摔,不利於教育。所以,大家雖對公司所定的各項紀律懼怕三分,但都心服口服。
當然,燕京更多的還是激勵。從1994年開始,開展評選百名操作能手和十佳標兵的活動。對當選的各工種的十佳標兵,在年終大會上進行表彰,授予稱號,上光榮榜,給予獎金等。公司還規定,員工隻要在地區或全國獲獎,回到廠裏,再發給同樣數量的獎金。上述獎勵與嚴格的處罰相輔相承,有效地調動了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形成了一種競相創優、拚搏向上的氣氛。
賞罰分明還貴在鐵麵無私。燕京規定:對偷酒的人實行嚴厲處罰,偷5瓶酒者開除,幹部職工一視同仁。有一次,李福成的侄子偷了幾瓶酒,他自以為是總經理的侄子,不會把他怎麼樣。結果,李福成一樣開除了他。這說明:賞罰分明,不僅要說到,真正徹底地做到才是最重要的。
在海爾,有一個被稱之為“上班滿負荷,下班減負荷”的排憂解難工程,專門幫助員工及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工人們手中都有一冊《排憂解難本》,如哪位員工遇到什麼困難,隻要填上一張卡或打一個電話過去,排憂解難小組馬上就會派人前來幫助解決。張瑞敏對此曾有個專門批示:“想要員工心裏有企業,你的心裏就必須時時刻刻惦記著員工。要讓員工愛企業,企業就首先要愛員工。因此,我們每個單位都應進一步完善類似排憂解難這一類的措施,並持之以恒,不流於形式。如果能使每一個海爾人都願意奉獻自己的愛給海爾,那麼還有什麼力量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海爾有一青年女工,在身患絕症彌留之際,提出的唯一希望就是讓她的靈車在經過公司的大門時停一停,讓她能最後“看”一眼心愛的公司。海爾能有這樣“士為知己者死,死而無憾”的員工,正是海爾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的根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