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967年的幹屍(1 / 2)

第十七章1967年的幹屍

人間的記憶可以抹平,大地的記憶日久天長。1967年,一個特殊的年代,埋在土中的紅衛兵,訴說著一個並不輕鬆的故事……

幾天來,自從發現貓頭鷹和蛇來到尼瑪墓的那個夜晚,怕出現危險,我命令大家不要上墓,除了警衛人員,其他人全部休息。但是,很多人並不願休息,也包括我,時時刻刻都在在觀察著尼瑪神墓上的情況。

我們看到,尼瑪神墓變成了一個活戰場,或者說變成了一個大餐桌,吐爾基村民的祈求應驗了。幾天來,這裏聚集了大批的動物,最多的是蛇,成千上萬條蛇從各個角落鑽出來,彙集到這裏,殘食著蝙蝠的屍體,除此之外,還有貓頭鷹,到了白天時,各種老鷹、禿鷲、矛隼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鳥兒,也參與了進來,它們遮天蓋地地在尼瑪女神墓上盤旋,也來分一杯羹……一些四腳的動物也都奔來了,有狐狸、黃鼠狼、草原艾鼠還有草原狼,它們也在尼瑪墓上奔上奔下,而作為食物鏈下端的蛤蟆,也蹦蹦跳跳地過來了,過去,可能是蝙蝠經常吃它們,現在也來一雪前恥……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動物,很多以前都是相互為敵,但現在都成了好友,自己吃自己的,秋毫不犯,可能是這裏的食物太充足了。

有了這些動物的幫助,先前的那些擔憂沒了。從這些來幫助清理墓場的動物數量看,不要說隻是這些蝙蝠,就是整個尼瑪墓都變成蝙蝠堆,也會被它們風卷殘雲……

籠罩在大家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老修領著他的民工隊,在帳篷裏一幫一夥地摔起了撲克。警察們有的衛護著安全,沒有任務的都跑到吐爾基村那個湖中釣魚,他們說吐爾基村人不吃魚,這回方便了他們。他們在裏邊不僅釣到了十多斤重的大狗魚,還釣到了王八,一次陳恒局長還釣到一條大哲羅,至於鯉魚、草魚什麼的,應有盡有,幾天來我們的餐桌上擺的都是魚……郅華愛拍照,有了尼瑪墓上的這些動物模特,他架著一架長焦鏡頭照相機,天天在尼瑪墓上尋找鏡頭;老彭對尼瑪女神那兩顆黑寶石心有所冀,沒事兒圍著吐爾基村四周開始尋寶,他說,說不定哪天撒泡尿能滋出幾塊鑽石來呢,鑽石倒是沒滋出來,不過,琥珀和瑪瑙石倒是讓他找到幾塊,有一次還找到了一塊恐龍骨頭……孟溪被我打發去照顧阿力瑪純陽,一直沒回來,如果看到老彭的琥珀,她也會跟著老彭滿山去尋找了。孟溪有收藏琥珀的愛好,她有一塊琥珀裏麵還包著一隻小青蛙呢,當然,那是現代人玩的花樣,卻花了孟溪兩個月的夥食費……

我們清閑了五天,眾神歸位,尼瑪墓上被清理得幹幹淨淨,所有的動物一隻也不見了,讓人感覺這裏本來就是一片荒墓,根本就沒有蝙蝠或者其他動物來過,雲淡風清,一切都是我們的想象。

古墓上消停了,我們便開始工作。

我讓鏟車把大墓上麵的蝙蝠糞清走。

蝙蝠糞有兩米多厚,好在道爾基後來又給調來十幾台鏟車,設備夠用,沒到一天,就全清理幹淨了。

糞便清理幹淨後,我們拉線,把整個大墓分成了幾個區,然後按區挖掘。考古是個細致的活兒,這和盜墓賊直奔主題有許多不同,我們不但要細致地記錄每一個土層,還要把挖開的土全部敲碎,找出裏麵的東西,甚至就連挖過的土,也要專堆擺放,做好記錄,同時,作為考古監察還要全程錄像,既防備有人私藏,也作為以後分析的數據……其實大家都清楚,大墓上方除了泥土不會有其他的東西,但作為天文、地理、曆史依據也是有用的。在此,郅華發揮了他的專業特長,每挖開一個土層,他會告訴大家,這是1998年的土層,這一年風平浪靜,沒有什麼自然災害,再挖,他又會告訴大家,這是1970年的土層,這一年刮了兩次沙塵暴,一次是從貝加爾湖刮過來的,土層細密,一次是從歐亞大陸刮過來的,全是黃沙……

我們按照郅華的比對,一層層地挖下去,清理到第八天,郅華說,現在已經到了1967年的土層……聽說到了1967年,我猛然想到花子金的那個故事,一群紅衛兵來此破四舊,要扒了尼瑪墓,這時尼瑪女神像眼裏開出黑蓮花,一陣天昏地暗的黑風,把紅衛兵小將們全部埋了起來,如果花子金沒有撒謊,在這個土層中就可以驗證了。

我招呼大家,這個土層一定要細致挖。

我剛說完,在裏麵取土的老修喊了一聲,有東西。

大家趕緊奔過去看,在清理的土層上,露出一截木棒,有人不屑地罵道,操,一截木棒你也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