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的竇皇後共有一女二子,女兒就是館陶長公主,第一個兒子就是漢景帝劉啟,第二個兒子就是梁王劉武。長公主是竇太後唯一的女兒,最受竇太後寵愛。竇太後早年失明,長子漢景帝劉啟忙於政務,次子劉武按製常年駐守封國梁國,平時身邊就是館陶長公主陪著。所以,竇太後對長公主非常信任,漢景帝也倚重這個姐姐照顧太後,協助處理後宮事務。西漢初期,太後幹預朝政是常態,竇太後在朝野說話很有分量,又安插娘家子弟身居要職,對政務有著非同尋常的影響力。館陶長公主既有母親的寵愛,又有皇帝弟弟的倚重,隨便出入宮闈,力量不可輕視。

相比陳阿嬌,漢武帝劉徹的出身卻不太有優勢。他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在十三個兄弟裏排行第九,雖然得到父親的寵愛,卻隻是被封為膠東王,當時他名叫劉彘。如果沒什麼意外,他的人生將會在平淡無奇默默無聞中渡過。他的發跡,源起於館陶長公主的一項政治野心。

館陶長公主雖然在朝廷裏呼風喚雨,但她仍有一項心願沒能實現,那就是光明正大地問鼎皇權。於是館陶長公主把寶壓在了自己的漂亮女兒陳阿嬌身上,希望女兒能做皇後。

漢景帝的皇後薄氏因為長期無子,被廢。沒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漢景帝就遵照“立長”原則立栗姬所生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漢景帝有兩個寵妃,一個是栗姬,一個是王娡。栗姬為漢景帝生下兒子劉榮,王娡為漢景帝生下兒子劉徹。漢景帝起初深愛的是栗姬,自然把她的兒子劉榮立為太子。

館陶長公主劉嫖是個勢利眼,開始,館陶長公主最想把女兒陳阿嬌許配給太子劉榮,準備日後做個皇後。可找到栗姬說媒,栗姬卻拒絕了這樁婚事,原因是吃醋。他母親栗姬善妒,這是太子劉榮的不幸。栗姬知道館陶長公主多次向漢景帝進獻美女,便懷恨在心,而後宮諸多受天子寵幸而得到顯貴的美人皆因長公主之故,這些美人所受到的尊寵超過了栗姬,栗姬便日益憤怒並且怨恨長公主劉嫖。待到館陶長公主欲與栗姬結兒女之親時,栗姬斷然拒絕了這樁婚事。

長公主吃了閉門羹,便恨起了傲慢的栗姬。栗姬輕易得罪了權傾朝野、政治能量大得很的長公主,充分暴露了她在政治上的幼稚。

而劉彘的幸運在於他的生母王娡,盡管她隻是後宮裏一位地位普通的“美人”,但她聰敏世故。雖然當時兒子才四歲就被封王為膠東王,但她早就有替兒子奪嗣的打算。她敏銳地發現了長公主和栗姬、太子之間的矛盾,便行動起來了。

館陶公主剛在栗姬那裏碰壁,王娡趁機就帶著兒子劉彘曲意迎合、百般討好館陶長公主,為劉彘謀奪太子之位。

那一天,館陶長公主劉嫖把四歲的膠東王劉彘抱在膝上,玩笑著問他:“你要不要娶老婆?”

劉彘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要!”劉嫖指著旁邊的一個宮女,問:“這個好不好?”劉彘的小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好。”長公主就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對劉彘說:“我將阿嬌嫁給你做老婆,好不好?”

劉彘馬上響亮地說:“好!如果能娶阿嬌姐姐為妻,我一定蓋座黃金屋子給她住。”

劉彘此語正合長公主心意,也正合他母親的心意。於是她們上奏景帝,讓劉彘和陳阿嬌訂立婚約。

“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說這話時,他還是懵懂的稚童。“阿彘,阿彘!”阿嬌這樣叫,如同叫著一個小弟弟,帶著純淨清澈的笑。深宮與侯門的歲月寧靜無憂,此時的阿嬌絕不曾想到日後的曲折慘淡,還有那無邊的寂寥與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