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各執己見(1 / 2)

如果未來天盛的官員全部都出身於官宦富貴人家,沒有貧苦出身,那如何能夠真正的去治理天聖?

這個人世間,說起來卻是當官的人體麵,行商的人富貴,還有那些練武的人,但是跑出這所有的人之後,剩下的絕大多部分的人還是農民,還是種地的。

說起來,其實天生上上下下人數最多的還是那些種地的普通老百姓,或者就是一些小商販。

一旦這些,老百姓們他們讀書識字的人越來越少,並且即使讀書識字,最重要的原因是要教人們明辨是非,黑白,絕對不能做那些雞鳴狗盜之實,教化民主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想想看江南那樣富庶的地方,現在城東就已經有少年,不再讀書,不再十子,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走下去。

恐怕以後一個村落裏麵連一個讀書識字的人都沒有,以後陛下下達的預定還如何傳達,隨便找一個人,就可以曲解陛下的禦令。”

這可真的就是非常嚴重啊,這樣的事情還真不是沒有發生過,在極其偏遠的山鎮裏麵,曾經有李政故意曲解,甚至明明是減糧稅三成卻硬生生的被人念成了增加三成。

所以讀書識字真的非常重要,而且別的那些大臣不說,最起碼禦書房裏麵這幾個大臣還是非常明白讀書識字明道理的重要性。

畢竟人們讀了書,識了字,知道了三綱五常,知道了什麼為理由羞恥,真的是對天聖的穩固有非常大的作用。

“最難的還是錢,以及那些書本的餐飲,還有就是教導的先生們。”

讀書人的那些臭脾氣別人不知道,皇上還有這幾個,已經達到輔政大學術身份了,大人們可是非常的清楚,他們太清楚那些讀書人們的清高傲氣。

說的好聽點是清高傲氣,說的難聽點,不就是一群臭狗屁,明明肚子裏麵沒什麼墨水,也不願意為老百姓做些實事兒。

這是古往今來所有讀書人的毛病,心比天高,奈何自己肚子裏麵沒貨,明明做不來好事,卻偏偏去看不上那些不讀書的人,可是如果真讓他們去教導那些沒錢讀書的人。

按照道理說,這也是聖人道理,並且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但是那些讀書人個個都傲氣的很,都想著回去埋頭讀書,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高中狀元高頭大馬的遊街。

一個個都想得到朝上出入則將相,想著三言兩語就能夠解決國之邦交大使強者了。

嗯,青史留名,想著萬古流芳,真以為是那麼容易的事,哪怕動動兩句嘴皮子,就已經能夠成就萬世功名。

這天底下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哪有那麼美的事情,真是想得美呀,幾位輔政大學士之所以能做到。

如今的這個座位上,除了自身的學問過硬之外,那可真的是下放到天聖偏僻的那些城鎮裏麵,真正的曆練過的,不然也不可能在朝堂之上得起那些禦史。

或者是別的官員互不公布,這些官員對的那麼得奇景,這都是曾經在基層買下來的經驗都是血淚經驗。

不然也不可能能夠這麼一步一步的走到朝堂頂端,成為皇帝的心腹大臣,能夠做實事的大臣,一般情況下而言,都離不開民生二字。

如果未來天盛的官員全部都出身於官宦富貴人家,沒有貧苦出身,那如何能夠真正的去治理天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