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論局(2 / 3)

芙亭水榭邊

上達朝廷百官,下至山野鄉民,整個汴梁城內外全不曾料到,還未待各大官媒私媒捷足先動,孝期甫滿的白世非忽然就已向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晏書家遞了求親帖子,請求迎娶年滿十八歲的晏迎眉為妻。

消息傳出後,不知震破汴河兩岸多少顆癡情暗許枉盼三年的芳心。

名門望族的白府與貴為當朝重臣的晏家不但門當戶對,白世非與晏迎眉更是出了名的郎才女貌,可以說是東京城裏尋天覓地也難得般配的一對佳偶,於是當媒婆子往晏府遞去帖子,雙方一拍即合。

緊接著白府便送去喜帖子和許口酒,晏府還了回魚箸,媒婆子擇定吉日下了彩禮,就這樣商定九月癸醜的大婚之期。

日出日落,花開花謝,轉眼已到滿城金盞爭妍時候。

“尚墜。”

“嗯?”

晏迎眉望向窗外,遠處一片灰霾迷蒙,天際泛黃,似有大風揚起塵土。

在她身後,所有侍女已被屏退,隻餘下尚墜熟練地幫她綰著發絲:“報曉的說今天天色陰晦。”

“陰晦。”晏迎眉輕輕重複。

尚墜笑笑:“曆日上今兒可是宜嫁娶。”細心地給晏迎眉戴上金絲髻,再把成套綴滿珠玉的簪釵一一插上。

“不知為何,這幾日我的眼皮總跳個不停。”

“自定親以來你夜夜看書到三更,這段日子沒睡過一頓安穩覺,眼珠兒焉能不疲勞?”

晏迎眉垂下頭:“還是沒有消息嗎?”語氣十分悵惘,又隱隱擔憂。

拿著梳子的手在半空頓了頓,尚墜低聲答道:“沒有呢。”

主仆兩人再不作聲。

直至打扮停當,晏迎眉站起來,展開大紅雙袖,看向銅鏡中穿著精致華貴金絲繡服的自己,低聲自語:

“縱是有情袍,嫁與一生休。”

尚墜靜靜看著她,外間閨房裏不時傳來千金小姐們的玩鬧嬉笑,那些快樂的擾攘聲與門內的消沉顯得格格不入。

看了看窗外天色,尚墜提醒:“時候不早了。”

晏迎眉點點頭,對鏡環袖貼襟,收拾好心事,抬步走出妝房。

才露麵便引來陣陣豔羨驚呼:“迎眉你今日特別漂亮!”

“哇!這繡工何等精妙,待我出嫁時也要一件這樣的!”

“你別做夢了!我聽說這霞帔是白家特地找了十二個繡女為迎眉繡的。”

晏迎眉淡淡笑著,任由她們又是撩袖又是驚歎地圍著自己打轉。

尚墜遠遠站在角落,看著這滿室如花美眷、蝶衣生香。

“我的小姐們!都裝扮好了嗎?接親的可是已候了多時!”門外傳來婆子的催促聲。

“好了好了!馬上就來!”

彩衣縈亂,鶯聲婉轉,女眷們簇擁著新娘子一行人浩浩蕩蕩在喧囂中漸去漸遠,室內香氣仍餘有繚繞,卻已是人去樓空,空蕩雜亂的房內變得異常寂靜。

尚墜揀了張凳子坐下,俄頃,才從袖底抽出張白箋來。

沉思良久,她終於還是就著喜燭把白箋燒成了灰,回到隔壁自己的寢房,挽起早已收拾好的小小包裹,將門掩上,轉身走出幾步後,不覺停了下來,回首朝那間住了六年的屋子看罷最後一眼,眉間略有些茫然若失。

從此以後,她將跟著晏迎眉同往陌生的白府生活。

行畢各種儀式,轎手起罷簷子,迎親隊伍終於出門,樂師一路吹吹打打,沿途引得無數人圍觀,熱鬧非凡。

當花轎回到白府,恭候多時的陰陽先生唱了喜喏,撒了穀豆,媒婆子將晏迎眉扶下轎來,踏上早鋪好波斯紅氈的地麵,有人捧著一麵銅鏡在前方倒行,將新娘子引入府門。

插不上手的尚墜不遠不近地跟在熙熙攘攘的眾人身後,偶爾轉瞳悄然顧盼,白府裏到處張燈結彩,一道道門楣簷拱無不披綢掛緞,喜意盎然,顯然把婚禮當足了浩大盛事在辦。

夫家如此重視,想來這應是樁極好的姻緣,她暗覺安心。

一行人經過廳中虛帳時,不遠處的雕廊裏紅影乍閃,她定睛望去,隻見廊下柱後站著一名身穿繡金喜袍以珠冠束發的男子,長著一張絕世的俊顏玉麵,修身倜儻,仿若臨風,眸光隔著人海瞥過晏迎眉的大紅流蘇頭蓋,神色要笑不笑的,慵閑表情仿如看戲一般。

尚墜隻覺那人明明是新郎官的裝扮,眉宇間卻毫無喜意,掃過晏迎眉的一眼猶似美人如花隔雲端,輕淺帶笑的俊容以為無人看見而不經意流露出一抹事不關己的旁觀之色來,表現得恁般置身事外。

下一瞬,那雙流波幻轉攝人心魄的清冽眸子向尚墜掠來,在迎上她疑惑而悄然地打量時不覺定了定,似微微一怔。

尚墜慌忙垂首,有些無意中窺見他人秘密的心虛,再不敢胡亂張望,提起裙擺快步跟上前去。

待她們往新房去遠,白世非才抬步走將出來,眸光掠停在落於人群最後的嫣然身影上,心口仍有些微迷離不解的恍惚,才剛那一眼,那從未謀麵的丫環仿佛與他說了什麼似的。

前廳裏邵印正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各項雜務,看見白世非出現,連忙迎上前去:“幸虧二管家想得周到,多騰了兩間庫房出來,如今所收賀禮已把一間堆滿。”

白世非眨眨俊眸:“鋒璿可有禮到?”

“不曾收到中衛大人的賀禮,倒是太後和皇上各賜了貴重物件。”

白世非漫不經心地一笑。

此時小廝領著一名清臒文士從門外而來,白世非連忙帶同邵印上前,深深作揖:“小侄見過張叔父。”

集賢殿大學士張士遜含笑捋須:“恭喜賢侄今日大喜啊。”揮手叫下人送上賀禮,臉上似有苦難言,“這是綠漾那丫頭特地命人做的,我拗她不過,隻得攜來,還請賢侄莫怪。”

邵印上前收下,在白世非的示意下把綢盒打開,內裏是一個大葫蘆背著一個小葫蘆的和田玉件,這原本意為背子牽孫——百子千孫,十分富貴吉祥,卻不料那個大葫蘆底部竟還淺淺雕著一副橫眉怒目的少女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