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今世界很瘋狂,不僅大範圍是這樣的(世界性大事件以及經濟、社會問題),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在商界,那些近期經曆過“裁員”的幸存者,其工作時間在加長。競爭,對機遇快速反應,變化,戰略轉移自己的職業方向,承擔風險,工作呈高強度、低收入狀態,以及捉襟見肘都是這場遊戲的難關。
生活中,大多數家庭為雙職工家庭,也有許多家庭解散後重新組成新家庭,要做的事數不勝數,但時間卻隻有一點點。(記得泡泡浴廣告“卡爾岡,帶我走”嗎?機會渺茫。)來自婚姻和育兒的挑戰及要求令人驚愕不已,即便是單身人士也在平衡工作、朋友、親密關係、社會活動和任務方麵承受許多壓力。
難怪人和事都真的能牽著我們的鼻子走。以下這些人都可能觸及我們的底線:一個“萬事通”的同事,一個過分挑剔的上司,一個吃不得一點虧的下屬,一個漠不關心的配偶,一個不聽話的小孩,一個牢騷滿腹的朋友,一個服務不到位的服務生,一個老跟自己過不去的親戚。有多少次你聽人說,“我喜歡這份工作,但我的老板要把我逼瘋!”或者,“你們這幾個孩子要把我逼瘋!”或者,“當他老是……我真恨得牙癢癢!”
有時候,“他們”有意操縱我們的情緒;有時候,他們並不是有意為之,但我們還是不高興,充滿戒備,感到受了傷害或氣得發瘋。有時候,帶給我們這種感受的是“某事”——一個事件、一項任務、一個決定、一個截止時間、一個變化、一個危機、一個問題、一種不確定性。比如,改變職業、離婚或結婚、購房、工作麵試、公共演講、交通、無聊的會議、機械故障(車、電腦)。或者,當你買好電影票時,照顧孩子的人沒來。
許多流行劇都反映了人們如何不斷地互為提線木偶。我們身上都能找到他們的影子。但並不是非如此不可!我們不是建議真實生活應像《奧茲和哈麗雅特》一樣,或像《把它留給比弗》一樣,而是說大多數人可以在不讓人或事牽著鼻子走這方麵表現得更為出色。
本書中的一些具體方法可以使你避免成為一個提線木偶。本書沒有高深晦澀的理論,沒有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心理劇,也不是提供膚淺的積極思維的速成品。相反,它包含一套非常具體的技巧,教你在被人和事操縱情緒時,如何用更佳之選來應對。這真的有用!這些技巧在全球範圍已被講了一萬多場次,對工作和私生活同等適用。盡管情景和局麵多種多樣,但我們的技巧能以不變應萬變。
本書的宗旨是讓你既能過上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甚至高強度的生活,又不會成為自己努力的犧牲品。通過運用書中這套強有力的技巧,你的上司、同事、下屬、配偶、孩子、父母、鄰居、朋友、戀人和其他日常生活中需要打交道的人再也不會成為你情緒的“操盤手”。盡管所有這些人並非一直操縱著我們,但我們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曾讓人牽著鼻子走。
人生苦短,何其珍貴。我們想幫助你既達成目標,又享受過程。我們將告訴你如何掌控你對那些“操盤手”的過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