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 天火同人(十)(2 / 3)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爻辭譯文:假,至也,恤,憂也,王恤於民家,民不勝榮。若筮遇此爻,勿憂,為吉。

九五以陽剛中正在位,為家人之主,首先以自己的美德和模範行為來感動家人。美德感慨,親愛和睦,敦睦相處,昭示美德。位居至尊,美德感化,相親和睦,無須憂勞費力,吉祥。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爻辭譯文:罕為罰,威既嚴,有罰當罰而民畏服,故終吉。反身修己,心存誠信。先正其身,威嚴治家,反身修己,治家誠信,心悅誠服,不怒而威。作出表率,使人敬畏,終獲吉祥。

總斷:六合卦中卜得四合卦。

占天時,一日雨,來日晴。有一日雨即晴。

風水:雙穴之向,水遠,山遙,葬後出二子孫。左右有籬,園內有井,乾山巽向,須調整後方吉。

家宅:有進人口之喜。左右有樹,前有三路。左邊有一屋,前有水溝,或有斷路及墳墓,防火燭。家中不和,門戶不正,經調整後方吉。

生育:門主一口,生貴子。春、夏火蛇,占之當望。生男,冬占生女;申、子、辰日產。

婚姻:用一口字人為媒,久方成;其婦年長克夫,若再嫁,易可為之。和全,乃士大夫為媒。愛情不專一,犯桃花煞。

行人:應辰、亥日可見。與士大夫或木字姓人同行,必有婦人相牽連之事。然戌、亥日占之,問中年女子,得見。

求財:宜口字及木字人同求可得。過六日可進前求,有兩重財,一大一小,小可求。中途遇一木姓女子相助,大、小財皆得。

遺失:此是妻失不出戶,或因外婦色上有失,在他人家中。在西南方失物在相識人處。有同姓人藏之,在西北角結石地。

疾病:頭痛腹痛,血氣聚心,飲食不進,四肢沉重,頭暈眼黑,往東北方求醫。主寒熱往來,久困之災,往東南方求醫。

文書:不遂,議不統一。遂,有女貴人相助。

詞訟:不久將和,上九動為他侵我,九二動變,我傷他。得理,但有疑慮無妨。

田蠶:欠收。豐收。

求官貴:二人相助必遂。一人虛,木字、口字姓及同姓人相利濟。遂,應在申、子、辰、月日,虛職。

捕盜:辰、亥、日時可捉。難捉。

求事:用二人謀可成,但自有疑,無妨。必遂,謀事成,有女人暗中相助。

總運勢:逢羊、猴、雞、狗、豬、鼠、牛年升官發財,春風得意。逢兔、馬年犯小人,破財,肝部有疾,四肢麻木,關節疼痛。

旺運方:以卜筮地往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東北方是升學、事業、經商的旺運方。

問子女:二男一女。

問壽:39歲生死關,行善積德,84歲壽終正寢。

第1510卦 天火同人變火澤睽

天火同人(乾上離下 屬火歸魂 內卦出現)

子孫戌土———應

妻財申金———

兄弟午火———

官鬼亥水———世

子孫醜土— —

父母卯木———

伏神 飛神

戊午火 己亥火

圖解:一人捧書,文有心字,心專名利;一人張弓射向山上,主高中;一鹿飲水,主順溪,爵祿源源而來;一溪,主前程遠大。浮魚從水之卦,二人分金之象。

朱熹曰:與人同獵,於野,古人享禮。筮遇此卦,涉大川,順利,有利於君子占。

評解:集結,和同。下卦離為火,上卦乾為天,火光向上升,與天相同,此卦為劉文龍在外求官卜得之卦,後果衣錦榮歸。

火澤睽(離上兌下 屬土四世 內卦伏藏)

父母巳火———

兄弟未土— —

子孫酉金———世

兄弟醜土— —

官鬼卯木———

父母巳火———應

伏神 飛神

丙戌土 己酉金

圖解:一人執斧在手,掌握權柄意;文書半破,不全之意;牛鼠,子醜位見喜;桃開,春至花開;門掩,人未歸;雁飛鳴,傳信之意。猛虎陷阱之卦,二女同居之象。

朱熹曰:睽者,乖也。兩情相違,大事非吉,小事無違。睽,乖異,也以卦體論,則六五得九二應,其占不無可大事,而小事可也。

評解:乖離,乖異,《序卦傳》中:“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雖遇此卦,小事吉。此卦為武則天聘尚賈至,精魁成,卜此除之。

六甲旬斷:

子旬,財旺,福德旺,謀事成。

戌旬,世空,事不成。

申旬,財旺,病吉。

午旬,不利人口。

辰旬,鬼空,求財吉。

寅旬,不宜訟,財不旺。

日六神斷:

四爻申金子孫持世,克應父。

甲乙螣蛇持世,主憂,空亡。

丙丁白虎持世,憂孕育。

戊己朱雀持世,喜中有憂。

庚辛青龍持世,憂孕育。

壬癸勾陳持世,卦空亡,百事不吉。

十天幹斷:

甲、丙、戊、庚、壬日卜,欲問之事無變。

乙、丁、己、辛、癸日卜,須防同事反目。

春吉、夏平、秋平、冬凶。

二月卦。此卦武則天聘尚賈至精魁成,卜得此,除之。判曰:暌者,乖也。兩情相違,大事非吉,小事無違,口舌相伴。財散人離,疾病難產,行者不歸。

原義:睽:小事吉。

含義:睽為乖離,乖異,背離,矛盾。化分為合。

同人變睽原文:齊魯爭言,戰於龍門。構怨結禍,三世不安。

注釋:兌為魯齊,兌口故言。離卦三數,故三世,坎為怨禍。

譯文:齊國與魯國爭吵不休,在龍門山大戰,結下深仇大恨,致使三輩子子孫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