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女王進行評價時,除了對她在位期間在政治方麵的功與過進行一番評論之外,女王的愛情與婚姻生活也是一個重要方麵。正如英國著名報刊評論員彼得所說:“沒有任何一個擁有強大政權的女人能夠像維多利亞女王一樣,可以在出色完成身為女王政治職責的同時,又出色地完成並擁有了一個普通女人所擁有的家庭幸福。”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為我們展現了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之間的愛情以及婚姻生活。在影片中,年輕時的維多利亞女王並沒有漂亮的臉龐,但是身材纖細,有一雙明亮的有些凸的大眼睛,每當她感到困惑和驚喜時,眼睛便會一閃一閃的,充滿聰慧的光芒。阿爾伯特親王從青年時代開始便是一位極具個人魅力、舉止優雅的男子。他興趣愛好廣泛,尤其精通古典音樂;學識也很淵博,在當時被稱為“走動的百科全書”,他們之間的相遇是命中注定的,但也曾曆經曲折和阻礙。
在女王20歲生日的宴會上,來自俄國的年輕的皇太子——未來的亞曆山大二世以其風流倜儻、彬彬有禮的紳士形象成功俘獲了女王的芳心。女王甚至在宴會結束後興致勃勃地對時任英國首相的妻子說道:“亞曆山大很吸引我,我也很喜歡他。我們現在已經是親密的朋友了,我希望我們之間的關係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能夠更近一步。”不過,世事並非都盡如人意,更何況一個是英國的君主,一個是俄國未來的君主。年輕的維多利亞和亞曆山大之間除了愛情,還有國家、政治和臣民,這些都是阻礙他們在一起的因素。當時的俄羅斯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快速發展,國力大有趕超英國之勢。因此,女王對於亞曆山大的這種情感傾向在議會中受到了首相和其他部下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俄羅斯總有一天會成為大英帝國強有力的威脅,兩個人結合在一起也不會擁有真正而長久的幸福。在輪番的勸說之下,為了國家利益,慎重考慮之後的維多利亞女王選擇扼殺這株還在萌芽時期的愛情幼苗,並且迅速宣布同自己的表弟阿爾伯特親王結為夫妻,共同為大英帝國的發展而努力奮鬥。
盡管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是親屬關係,並且由同一個接生婆接生,但是直到女王16歲那一年,他們才見了人生中的第一麵。交談中兩個人一見如故,當時的阿爾伯特親王對於自己與女王之間的關係感到矛盾,他雖然喜歡自己的表姐,但又極為害怕成為她的丈夫之後會喪失自由,成為女王的附屬。直到亞曆山大的到來,才讓他終於看清自己內心真正所愛。他發現隻要能和自己所愛的女孩子在一起,哪怕失去“自由”,一輩子站在她的背後,也是最幸福的。於是,他們結婚了,並且還在溫莎城堡中度過了兩個星期的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打擾的安靜時光。在女王的回憶錄中,她說這是自己“一生中最為幸福甜蜜的時光”。
婚後的生活平淡又美好,伴隨著女兒和兒子的相繼出世,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更加親密融洽,他們的婚姻變得牢不可破,身邊的仆人說“甚至從來沒有聽到過兩個人哪怕一句有不同觀點、意見的爭吵”。然而,這一切在42歲的阿爾伯特親王不幸逝世之後瞬間消散了。維多利亞傷心不已,她離開倫敦,離開一切可以讓她想起阿爾伯特的地方。她將自己關在房間裏,寫信給信任的人說:“世界已經死去了。”此後的日子裏,女王重新振作起來,但再也不是從前的那個女王了。她穿黑色衣服,表情冷漠,不論是麵對子女還是臣下,性格也日益暴躁。在政治上,這一時期也是她的鐵腕統治巔峰時期,她說:“我餘生的所有意義就是為了實現丈夫未竟的事業。”這一時期,她竟然會因為兒子送兒媳手鏈而嫉妒不已。1901年1月,她終於在一個雨天,滿懷對阿爾伯特的思念卒於懷特島——這個她和阿爾伯特共同喜愛的地方。
背景知識
由於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是近親結婚,因此他們的孩子大多患有或者攜帶血友病基因,這也是後來歐洲各國皇室中血友病泛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她的後代之中,很多人都與歐洲各國的王室成員聯姻:維多利亞長公主成為德國腓特烈三世的皇後,她的一個兒子就是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一個女兒是希臘王後;女王的第二個孩子是後來即位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他的一個女兒是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的王後;女王的第三個孩子愛麗絲成為德國西南部黑森親王路易四世的王妃,他們的一個女兒是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後,另一個女兒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丈夫菲利普親王的外祖母;另外三個女兒,其中兩個是德國南部巴登堡和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親王的王妃。維多利亞女王還有一個女兒嫁給了蘇格蘭的一位公爵,這位公爵後來成為加拿大的總督。而其他的兒子則娶了丹麥、俄國和德國各地的公主、郡主們為妻。正因如此,維多利亞女王又被稱為“歐洲的祖母”。女王在世時,曾有一張和那些著名的孫子輩親戚們的全家福合影,更有趣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上是在這些親戚們之間打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