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修煉伊始(1 / 2)

辭別父親母親,李修緣往自己的臥房走去。自此隻要過了父母的這一關,那自己佛教秘典的來曆就再無隱患。李家本就是梧州首屈一指的大族,再加上一戒真人這個元嬰修士的名頭,自己修習任何功法都不會再有人懷疑。

回到臥房中,李修緣思量自己應該以何種功法開蒙。佛教經典數不勝數,無論是以武力入道的《易筋經》,還是以心入禪的《阿彌陀經》,都是至高無上的寶典。

但二者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路數。以武力入道,修行艱難,但練至大成之後自身防禦和恢複力極強,缺陷是進境緩慢。佛家的以心入禪,修為進境順暢,以自己對佛經的理解幾乎不虞修行瓶頸,但對自己而言卻缺乏了許多保命的手段。

李修緣不可能一輩子在這書香城裏,但想要在這玄靈世界已經固化的勢力範圍分一杯羹,那生死之間的搏殺不可避免。佛家不隻需要菩薩低眉的慈悲,現在更需要金剛怒目的殘酷。

念及此處,李修緣下定了決心,以武入道。

李修緣盤腿跌坐,手施無畏印,入定觀想。腦海中浮現出兩本書:《龍象般若經》和《金剛不壞神功》。

《龍象般若經》是佛教密宗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這本經書共分十三層,第一層功夫十分粗淺,縱使資質愚鈍之人,隻要勤學苦練,一二年間就能練成。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耗時三四年。

每一層修行的時間都是前一層的一倍,如此成倍遞增,越往後越難。但每練成一層就有一龍一象之力,練至最高層更有十三龍十三象之力,能移山倒海。

這功夫循序漸進,絕無不能練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歲高齡,必臻至第十三層境界,隻是佛教中千歲以上者已得正果,自無繼續練習的必要。但現在玄靈世界不見仙人蹤影,自己隻要將這《龍象般若經》練成,那在以後的門派攻伐中定是大占便宜。

其次是《金剛不壞神功》。這套武功是中土佛家釋教的不傳之秘。主攻煉體,輔攻練氣。內外兼修錘煉肉體、真氣、意誌。練至大成後堅不可摧,諸邪不侵。

修煉者此功一經施展,人體如穿金甲,化身為金剛之身,可抵禦一切外力的襲擊。此功修煉至圓滿,可窺得大乘門徑,可晉為羅漢。

李修緣思考良久,既然兩本書難以取舍,那就同時修煉。

確定基礎功法,李修緣開始了修行。隻見他禪心入定,腦中觀想出兩本經書,一經翻閱腦海中佛音滾滾,禪唱陣陣。

過了許久,李修緣緩緩的睜開眼。兩本寶典的內容他已記在心裏,不用在修煉時每每觀想了。

想到此處,他去前院找到父親李萬,要來了幾顆辟穀丹。叮囑父親這段時間他要閉關修行,爭取將這些年拉下的都補上來。李萬聞聽又是喜愛兒子勤奮,又是心疼兒子辛苦。

但隨即表示絕對支持李修緣的想法,自己安心修煉就行,一應修煉所用的物資,會讓下人定時放在臥房的小院門口。

李修緣謝過父親,回到自己的臥房,廢寢忘食的開始了漫長的閉關。

轉眼又過去了一年,李修緣從禪定中醒轉過來。此時他已晉沙彌初期,大概相當於玄靈大陸凝氣三層到四層的樣子。

再加之身上的《龍象般若經》已練成了第一層,有了一龍一象之力。《金剛不壞神功》也練成了第一冊“鐵頭功”,頭部堅硬如鐵,尋常刀劍砍在頭上難傷分毫。此時就算凝氣七層或八層的修士,李修緣也有信心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