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頌
本篇導讀
《橘頌》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借詠物以抒情,可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詠物詩。全篇基本上采取四言句式,運用比興手法,通過對橘樹品德的讚美而自勵自喻,表述己誌。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誌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澤宜修,姱而不醜兮。
賞析與點評
《晏子春秋》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橘樹一旦遷種於北方,就無法適應水土,結出的果實既苦且澀。如此瑕疵,在詩人筆下卻成了熱愛鄉土、不忍遠離的象征。早年的屈原選擇橘樹為歌詠的對象,除因其美麗悅目的外表,更因其深固難徙的性格。
嗟爾幼誌,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願歲並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賞析與點評
詩人在極力稱讚橘樹的品德後,忽然提出希望以橘樹為畢生的師友,這進一步升華了本篇的思想:詩人對橘樹的歌頌,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的期許。難怪清人林雲銘以為橘樹與屈原“彼此互映,有鏡花水月之妙”。作為屈原早年的作品,此篇的句式顯示了其對《詩經》體的模仿。而詩人畢生的誌節,真如此篇所預言一樣,秉德無私,參乎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