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附中師資水平很高,對學生很親切,常和學生接觸,像教我們生物的於君石老師(同音),常帶學生到野外采集標本、製作標本,我記得給了我一條蛇,讓我作標本,後來這位老師去了南昌,現在是江西大學教授、省政協委員,教我們的還有翁文頤、董魯安、夏宇眾。

我對師大附中很有感情。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兩個高潮,一個是在師大附中,一個是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六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的中學離老師大附中的水平差遠啦!現在的中學水平像師大附中那樣就行。六年小學、六年中學、四年大學應培養出碩士生水平。二十年代,正是北洋軍閥時代,當時那樣困難,能辦出附中那樣的好學校,現在條件好多了,為什麼辦不到?要研究一下是怎麼回事?我附中畢業後,到上海交通大學,第一年就覺得大學的功課沒有什麼,因為我在中學都學過。在上海交大四年,實際上就學了兩年,後來考上公費留學美國,還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礎。現在有好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二十年代做到的,現在有沒有做到,我看,做到像師大附中那樣水平才行。現在的教育應該作到6+6+4=碩士水平。現在講附中那時的情景,有點像神話。學生知識豐富,當時小孩子都知道,世界上有兩個偉人,一個是列寧,一個是愛因斯坦。現在應該研究一下,目前的教育製度、師資水平、技術革命和對學校的要求。

現在的父母對教育孩子很費勁,我們那個時候沒有像現在這樣受罪。在學校裏玩得好,不天黑不回家,不怕考試,不突擊考試,可以說沒有考不上大學的。現在的學生對知識沒有興趣,老師教到什麼程度學生學到什麼程度,這樣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師。

附中培養的學生水平很高,就是不怕考試,不能死考課本,要提倡多看課外書,附中的選修課很多,學生的知識麵很廣,每天中午大家吃了飯,在教室裏互相交談感興趣的各種科學知識,數學的、物理的、化學的,什麼都有。附中高中畢業生水平可以和大學一年級水平一樣,關鍵是師資水平。附中的特點,一個是師資水平高,一個是學生願意學,不死記硬背。當時師大附中很窮,但是化學實驗做得很多,化學實驗室對學生隨時開放。當時校長林礪儒,是有名的教育家,學校經費困難,甚至發不出工資,但是他能把教師們團結起來,使大家都能熱心幹好學校工作。

附中的學生求知欲強,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困難,對學生要誘導,而不是強迫,師生關係密切,息息相通。

當時附中高中有些課用英文講,到了高中二年要學第二外語,當時設有英語、德語和法語,我選修了德語。外語要情景教學,創造語言環境,初中學了的東西,高中就要用。

老附中師資水平很高,對學生很親切,常和學生接觸,像教我們生物的於君石老師(同音),常帶學生到野外采集標本、製作標本,我記得給了我一條蛇,讓我作標本,後來這位老師去了南昌,現在是江西大學教授、省政協委員,教我們的還有翁文頤、董魯安、夏宇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