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的孩子都怕他,尤其是小他兩歲的大狗。

他上學時,很氣派,前呼後擁地跟著一大幫孩子。他讓他們用一張凳子抬他走,這幾乎成為一種嗜好。一到雨天,他越發地愛這樣做。他要看那些小轎夫們在泥濘中滑得東倒西歪,滑得“嘟嘟”放屁。要是把他摔了,他就一定用腳踢他們的肚子或屁股。他很少親自做作業,他指定誰代做,誰就得做。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他幾乎就沒在家裏吃過一頓早飯。他把誰的鼻子一點,說聲“你”!誰就得帶煮熟的雞蛋。那回輪到大狗帶雞蛋,恰好家裏剛將雞蛋賣掉,他便隻好去偷,被人家抓住,連拍了三個後腦勺。

這裏沒有敢不聽他話的孩子。不聽?他會刁鑽古怪地懲罰你:把你誆到麥地裏,扒了你的褲子,讓你露出“小茶壺”,光腚兒蹲著,羞得沒法出去;逼你沿著梯子爬上屋頂,然後一腳蹬翻梯子,讓你去受太陽的烤曬。最狠的一招是讓全體孩子都來冷落你,把你幹在一邊,讓你嚐一份孤單,並不時受到各種各樣的捉弄和各種各樣的疼痛。你一天堅持不到晚,準要去偷家裏的東西低三下四地去討好他。

誰也不敢告訴家裏的大人,告訴了,除了他本人落個不自在,還有可能會殃及他一家。

大狗是阿雛的尾巴。

阿雛讀五年級了,管他的是“楊老頭子”——阿雛從不叫“楊老師”。楊老頭子年紀大了,眼睛高度近視,在黑板上寫字時,臉挨黑板很近,鼻尖差點擦著黑板了,像在嗅什麼味道。阿雛叫他“楊老頭子”,甚至能叫得讓“楊老頭子”聽見。楊老頭子氣了,要揪他的耳朵。可一般很難成功:阿雛隻需溜出去十碼開外,也就不在他視野之中了。

楊老頭子梗著脖子,眼珠子鼓鼓地向校長韓子巷大聲嚷:“不開除他,我不教了!”

於是,韓子巷就把阿雛叫了來,罰他半天站。

算起來,已罰站四次了。第四次罰站時,阿雛看見大狗在辦公室門口晃過,眼睛裏似乎有點嘲笑的意思。不是韓子巷拿眼盯住,他當時就想讓大狗“吃生活”。

阿雛恨起楊老頭子來。

楊老頭子每天起得絕早,第一件大事就是抓張早過期的破報紙蹲茅房。這地方稱解小便為“解小手”,稱解大便為“解大手”,又稱之為“出恭”。出恭一般都是坐著出,那凳子叫“恭凳”。楊老頭子坐恭凳極有功夫,一坐能坐個把小時。茅房前後都是青翠的竹林,早晨,有鳥立竹梢上叫,其聲如水滴落入靜潭那般清脆。楊老頭子一邊愉悅地聽,一邊翻來覆去“嗅”那最終要做手紙的一角廢報紙,覺得渾身疏通。天天如此,“恭”是出得十分的認真。

這天,他照常起早,照常做他的功夫,開頭平安無事,中途大概是因為人老便秘,用足氣力一蹬腳下的板子,“哢吧”一聲,未及明白過來,恭凳的凳腳已斷,人“撲通”跌落於糞坑。

村裏的孩子都怕他,尤其是小他兩歲的大狗。

他上學時,很氣派,前呼後擁地跟著一大幫孩子。他讓他們用一張凳子抬他走,這幾乎成為一種嗜好。一到雨天,他越發地愛這樣做。他要看那些小轎夫們在泥濘中滑得東倒西歪,滑得“嘟嘟”放屁。要是把他摔了,他就一定用腳踢他們的肚子或屁股。他很少親自做作業,他指定誰代做,誰就得做。從一年級到四年級,他幾乎就沒在家裏吃過一頓早飯。他把誰的鼻子一點,說聲“你”!誰就得帶煮熟的雞蛋。那回輪到大狗帶雞蛋,恰好家裏剛將雞蛋賣掉,他便隻好去偷,被人家抓住,連拍了三個後腦勺。

這裏沒有敢不聽他話的孩子。不聽?他會刁鑽古怪地懲罰你:把你誆到麥地裏,扒了你的褲子,讓你露出“小茶壺”,光腚兒蹲著,羞得沒法出去;逼你沿著梯子爬上屋頂,然後一腳蹬翻梯子,讓你去受太陽的烤曬。最狠的一招是讓全體孩子都來冷落你,把你幹在一邊,讓你嚐一份孤單,並不時受到各種各樣的捉弄和各種各樣的疼痛。你一天堅持不到晚,準要去偷家裏的東西低三下四地去討好他。

誰也不敢告訴家裏的大人,告訴了,除了他本人落個不自在,還有可能會殃及他一家。

大狗是阿雛的尾巴。

阿雛讀五年級了,管他的是“楊老頭子”——阿雛從不叫“楊老師”。楊老頭子年紀大了,眼睛高度近視,在黑板上寫字時,臉挨黑板很近,鼻尖差點擦著黑板了,像在嗅什麼味道。阿雛叫他“楊老頭子”,甚至能叫得讓“楊老頭子”聽見。楊老頭子氣了,要揪他的耳朵。可一般很難成功:阿雛隻需溜出去十碼開外,也就不在他視野之中了。

楊老頭子梗著脖子,眼珠子鼓鼓地向校長韓子巷大聲嚷:“不開除他,我不教了!”

於是,韓子巷就把阿雛叫了來,罰他半天站。

算起來,已罰站四次了。第四次罰站時,阿雛看見大狗在辦公室門口晃過,眼睛裏似乎有點嘲笑的意思。不是韓子巷拿眼盯住,他當時就想讓大狗“吃生活”。

阿雛恨起楊老頭子來。

楊老頭子每天起得絕早,第一件大事就是抓張早過期的破報紙蹲茅房。這地方稱解小便為“解小手”,稱解大便為“解大手”,又稱之為“出恭”。出恭一般都是坐著出,那凳子叫“恭凳”。楊老頭子坐恭凳極有功夫,一坐能坐個把小時。茅房前後都是青翠的竹林,早晨,有鳥立竹梢上叫,其聲如水滴落入靜潭那般清脆。楊老頭子一邊愉悅地聽,一邊翻來覆去“嗅”那最終要做手紙的一角廢報紙,覺得渾身疏通。天天如此,“恭”是出得十分的認真。

這天,他照常起早,照常做他的功夫,開頭平安無事,中途大概是因為人老便秘,用足氣力一蹬腳下的板子,“哢吧”一聲,未及明白過來,恭凳的凳腳已斷,人“撲通”跌落於糞坑。

這事倒也讓幾個年輕教師樂了好幾日。

放鴨的老周五路遇楊老頭子,也是多嘴,向楊老頭子要了根煙抽,就向他耳語:“那天,我在河裏放鴨,見阿雛拿把鋸子貓在您茅房裏。”

楊老頭子掉頭往回走,察看了凳腿,果然為鋸子所鋸,頓時氣得亂蹦亂跳,朝韓子巷大吼:“你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