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十塊錢,請你們準我進農民協會。”小劣紳說。
“嘻!誰要你的臭錢!”農民這樣回答。(第一卷,第14頁)
這一問一答,既幽默風趣,又把“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力歸農會”這一主旨表現得鮮明突出。
第二,善用比喻,使文章生動形象。例如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當說到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空話連篇,言之無物”時寫道:“我們有些同誌歡喜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麼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第三卷,第833~834頁)這一比喻十分形象,使人對“空話連篇”的文章的厭惡之感加深了。又如在《反對黨八股》一文的另一處,當批評某些文章不生動、不活潑時說:“我們很多人沒有學好語言,所以我們在寫文章做演說時沒有幾句生動活潑切實有力的話,隻有死板板的幾條筋,像癟三一樣,瘦得難看,不像一個健康的人。”(第三卷,第837頁)用“癟三”來比喻隻有骨頭而沒有肉的文章,那是再形象不過了,而且這種比喻恰到好處,讓群眾一看就懂。
第三,重實質,重實用。毛澤東同誌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批評那些隻注重“中藥鋪”式的形式,而“不提出問題,不分析問題,不解決問題”、“沒有什麼真切的內容”的文章時指出:“單單按照事物的外部標誌,使用一大堆互相沒有內部聯係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說或一個報告,這種辦法,他自己是在做概念的遊戲,也會引導人家都做這類遊戲,使人不用腦筋想問題,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質,而滿足於甲乙丙丁的現象羅列。”(第三卷,第839頁)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他所想的、所做的、所說的、所寫的等等,一切都是從革命出發,為人民群眾著想。寫文章不看對象,不解決問題,等於“不負責任,到處害人”。隻有廢除那些“幼稚的、低級的、庸俗的、不用腦筋的形式主義的方法”,“才能使大家學會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去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所辦的事才能辦好,我們的革命事業才能勝利”。
毛澤東同誌的公文寫作思想,不僅僅在於理論的提出,更重要的在於他為我們留下的既閃爍著革命思想的光輝,又放射著藝術光芒的公文傑作,這豐富厚重的寫作實踐與他博大精深的公文理論要求組成了毛澤東公文寫作思想的全部。毛澤東公文的寫作特色,比較集中地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麵。
一、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凡是讀過毛澤東公文的人,沒有人不認為他的語言表達是明白曉暢、通俗易懂的,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專製主義者利於人民愚昧,我們則利於人民聰明”(《陝甘寧邊區資料》,陝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6頁),這就是毛澤東公文的通俗性。他所撰寫的公文為我們樹立了通俗易懂的榜樣。劉少奇同誌在《論黨》一文中,概括毛澤東同誌的革命實踐時,說他把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形式變為中國形式,並“用中國人民通俗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使之成為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戰鬥武器。這一概括是相當恰切的。
“我出十塊錢,請你們準我進農民協會。”小劣紳說。
“嘻!誰要你的臭錢!”農民這樣回答。(第一卷,第14頁)
這一問一答,既幽默風趣,又把“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力歸農會”這一主旨表現得鮮明突出。
第二,善用比喻,使文章生動形象。例如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當說到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空話連篇,言之無物”時寫道:“我們有些同誌歡喜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麼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第三卷,第833~834頁)這一比喻十分形象,使人對“空話連篇”的文章的厭惡之感加深了。又如在《反對黨八股》一文的另一處,當批評某些文章不生動、不活潑時說:“我們很多人沒有學好語言,所以我們在寫文章做演說時沒有幾句生動活潑切實有力的話,隻有死板板的幾條筋,像癟三一樣,瘦得難看,不像一個健康的人。”(第三卷,第837頁)用“癟三”來比喻隻有骨頭而沒有肉的文章,那是再形象不過了,而且這種比喻恰到好處,讓群眾一看就懂。
第三,重實質,重實用。毛澤東同誌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批評那些隻注重“中藥鋪”式的形式,而“不提出問題,不分析問題,不解決問題”、“沒有什麼真切的內容”的文章時指出:“單單按照事物的外部標誌,使用一大堆互相沒有內部聯係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說或一個報告,這種辦法,他自己是在做概念的遊戲,也會引導人家都做這類遊戲,使人不用腦筋想問題,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質,而滿足於甲乙丙丁的現象羅列。”(第三卷,第839頁)由此可以看出,作為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他所想的、所做的、所說的、所寫的等等,一切都是從革命出發,為人民群眾著想。寫文章不看對象,不解決問題,等於“不負責任,到處害人”。隻有廢除那些“幼稚的、低級的、庸俗的、不用腦筋的形式主義的方法”,“才能使大家學會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去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所辦的事才能辦好,我們的革命事業才能勝利”。
毛澤東同誌的公文寫作思想,不僅僅在於理論的提出,更重要的在於他為我們留下的既閃爍著革命思想的光輝,又放射著藝術光芒的公文傑作,這豐富厚重的寫作實踐與他博大精深的公文理論要求組成了毛澤東公文寫作思想的全部。毛澤東公文的寫作特色,比較集中地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麵。
一、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凡是讀過毛澤東公文的人,沒有人不認為他的語言表達是明白曉暢、通俗易懂的,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專製主義者利於人民愚昧,我們則利於人民聰明”(《陝甘寧邊區資料》,陝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6頁),這就是毛澤東公文的通俗性。他所撰寫的公文為我們樹立了通俗易懂的榜樣。劉少奇同誌在《論黨》一文中,概括毛澤東同誌的革命實踐時,說他把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形式變為中國形式,並“用中國人民通俗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使之成為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戰鬥武器。這一概括是相當恰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