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顯示主題的取向
公文的主題,作為通過全篇內容所表達出的中心思想,居於靈魂和統帥的地位,自然地決定著材料的取舍、詳略。朱光潛先生在《談文學·選擇與安排》中指出:“每篇文章必有一個主旨,你須把著重點完全擺在這主旨上,在這上麵鞭辟入裏,烘染盡致,使你所寫的事理情態成一個世界,突出於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於石麵一樣。讀者看到,馬上就可以得到一個強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說服和感動。”這裏闡發的恰是文章的詳略取決於主題的基本原則。客觀事物是複雜紛繁的,集中到作者案頭的材料往往涉及方方麵麵,而對於主題表現力最強的,一般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巧於剪裁,就要善於識別事物的本質,選取最能突出主題的材料,作為重點“烘染盡致”,其餘則簡略用之。
1955年下半年,毛澤東同誌在編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的過程中,撰寫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語。從他對原稿的編輯處理工作中,亦可領略剪裁藝術。例如,《書記動手,全黨辦社》一文第二部分為“從少數人會到多數人會”,原文如下:
當時會領導合作社的隻有四個區委委員和個別的一般幹部。絕大多數幹部還是不會領導合作社。有些幹部下鄉的時候仍然是繞開社走。即使社幹部或社員主動找他們幫助解決社的問題,他們也往往是采取推拖的辦法。例如:一九五三年春,財糧助理楊子勤下鄉工作的時候,吳家溝社的幹部找他去幫助解決積累公共財產問題,可是他不懂,隻好說:“等我向區委反映一下,由他們來解決吧。”教育助理朱永發在遇到有人找他解決社裏的問題時,也常往區委身上推。這種情況顯然與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於是區委下決心采取教會全體幹部辦社的方法。
修改稿將“例如……是不相適應的”刪掉,可謂砍掉冗筆,處理精當。因為這一部分中心為“從少數人會到多數人會”,以往多數人不會乃普遍現象,點到即可,隻須作鋪墊,重點當在“轉變”的方法、經驗上。修改的高明之處在於革掉了原文“當略而詳”的缺點,略其所當略;這樣,下麵直接表現主題的材料,也就詳其所當詳了。
二、體現意圖的安排
公文寫作,是作者立足於客觀世界的主觀行為。這樣,公文便一定體現作者的公務目的和基本意圖。公文寫作的意圖重點,有時指向某一事物的“然”處,如事物形成、發展的過程等情況、形式;有時則指向某一事物的“所以然”處,如事物發生、發展的條件、原因等。在公文寫作中,如果作者的主要意圖在“然”處,則用詳筆,而“所以然”處用略筆;若兩者顛倒過來,詳略處理也就相反了。
一、顯示主題的取向
公文的主題,作為通過全篇內容所表達出的中心思想,居於靈魂和統帥的地位,自然地決定著材料的取舍、詳略。朱光潛先生在《談文學·選擇與安排》中指出:“每篇文章必有一個主旨,你須把著重點完全擺在這主旨上,在這上麵鞭辟入裏,烘染盡致,使你所寫的事理情態成一個世界,突出於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於石麵一樣。讀者看到,馬上就可以得到一個強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說服和感動。”這裏闡發的恰是文章的詳略取決於主題的基本原則。客觀事物是複雜紛繁的,集中到作者案頭的材料往往涉及方方麵麵,而對於主題表現力最強的,一般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巧於剪裁,就要善於識別事物的本質,選取最能突出主題的材料,作為重點“烘染盡致”,其餘則簡略用之。
1955年下半年,毛澤東同誌在編輯《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的過程中,撰寫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語。從他對原稿的編輯處理工作中,亦可領略剪裁藝術。例如,《書記動手,全黨辦社》一文第二部分為“從少數人會到多數人會”,原文如下:
當時會領導合作社的隻有四個區委委員和個別的一般幹部。絕大多數幹部還是不會領導合作社。有些幹部下鄉的時候仍然是繞開社走。即使社幹部或社員主動找他們幫助解決社的問題,他們也往往是采取推拖的辦法。例如:一九五三年春,財糧助理楊子勤下鄉工作的時候,吳家溝社的幹部找他去幫助解決積累公共財產問題,可是他不懂,隻好說:“等我向區委反映一下,由他們來解決吧。”教育助理朱永發在遇到有人找他解決社裏的問題時,也常往區委身上推。這種情況顯然與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於是區委下決心采取教會全體幹部辦社的方法。
修改稿將“例如……是不相適應的”刪掉,可謂砍掉冗筆,處理精當。因為這一部分中心為“從少數人會到多數人會”,以往多數人不會乃普遍現象,點到即可,隻須作鋪墊,重點當在“轉變”的方法、經驗上。修改的高明之處在於革掉了原文“當略而詳”的缺點,略其所當略;這樣,下麵直接表現主題的材料,也就詳其所當詳了。
二、體現意圖的安排
公文寫作,是作者立足於客觀世界的主觀行為。這樣,公文便一定體現作者的公務目的和基本意圖。公文寫作的意圖重點,有時指向某一事物的“然”處,如事物形成、發展的過程等情況、形式;有時則指向某一事物的“所以然”處,如事物發生、發展的條件、原因等。在公文寫作中,如果作者的主要意圖在“然”處,則用詳筆,而“所以然”處用略筆;若兩者顛倒過來,詳略處理也就相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