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智與差別智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言無實不詳。不詳之實,蔽賢者當之。”
這一段,還是根據“赤子之心”的中心思想而來,還在講君與相的問題,就是帝王與宰相之學。孟子這個政治哲學的理論,我們要特別注意了。
曆史上的聖君賢相,才夠得上稱為大人;在道家來講,稱這種人為“真人”。由道家這一名稱看,我們這些沒有得道的,都是假人;要得了道的,才是真人。莊子的觀念,有道的是真人;儒家觀念中的大人,就是道家觀念中的真人。古代拍馬屁也稱皇帝為真人,其實皇帝不一定是“真人”,能夠稱得上真人的皇帝很少。
《孟子》中講君相之學的政治哲學,以赤子之心為中心思想。但是,赤子之心如何得到?隻有自悟、自肯、自得,才是真正得了道。但是得了道以後如何?答案最好借用佛學來解釋。
佛學對於得道,名為“根本智”,明心見性所獲得的“赤子之心”,就是根本智。但得道以後,並不就是一通百通,也就是說,不是隻要打坐一悟了道,什麼都會知道——電機工程也懂了,或者製造原子彈也懂了,一切就像製造鹹鴨蛋一樣製造出來。事實並非如此。
這些人世間的各門各類知識,名為“差別智”。不過得到了根本智,學起差別智來,會更快學會,可以說能到達一聞千悟。對同一件事,普通人要聽一百句話才能懂的,而有了根本智的人,隻要聽一句話,就全部懂了。如果說連一句話也不聽就懂,是不可能的。但在宗教界,往往產生這種錯誤的觀念,尤其學佛學道的年輕人,常會有這種幻想,以為打坐悟了道,宇宙間的任何事都會知道。其實一切仍然是要學的,孟子後來講的“博學而詳說之”,就是指差別智而言。
這裏又回來說到政治哲學上,聖君賢相的大原則。大家平日講孔孟之學,講中國政治哲學思想史,但在這方麵的許多著作,都忘記了《孟子》這裏所說的聖君賢相的大原則。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縱然是再仁慈、再行仁政,以一個“善”去服人,已經是第二流,差一級了。因為你是以仁慈作為手段,這善就不是真善。要“以善養人”,就是自己心中,沒有存一個為“善”的觀念,而是自然而然地去養人。或者,我們將這個抽象的“善”字,改用一個具體的名詞,就容易了解了。例如說“以米飽人者,未能飽之”,用米去給人吃,人不但吃不飽,反而會生病;“以飯飽人者,然後而能飽人也”,用飯去給人吃,人家自然吃飽了。
善行而沒有善的形跡,也就是《莊子》“不落形跡”的觀念。不落形跡地行仁政,“然後能服天下”,所以天下心悅而誠服,然後王天下。王道的政治就在這裏,後世都以仁慈、仁義做手段,那就更糟了,就不是中國文化中王道政治哲學的道理。
所以孟子接著說:“言無實不詳。不詳之實,蔽賢者當之”,這也是後世王陽明所主張“知行合一”的道理,任何理論,假如沒有真實的內容,說出來的話是不吉利的。這種不吉利的空談、吹牛、亂說的話,“蔽賢者”,隻有冒充的賢者,才會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