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的生命,一個當帝王的,天下都屬於自己的,但是與自己生命相比的話,沒有了生命,有天下又有何用?如果現在有人說,現在的天下還是屬於漢高祖的,那漢高祖做鬼也會打你兩記耳光,說,不要騙我了,與我根本不相幹了嘛!可是活在人世間的人看不開,偏偏看重連城之璧玉。藺相如見秦昭王拚命護璧,因為那塊璧的價值,可以買到現在法國、德國連起來那麼大的土地。“天下由來輕兩臂”,這是莊子用老子的重點加以發揮。天下固然重,權位固然重,如果沒有生命的話,權位有什麼用?天下有什麼用?可是,就實際情形看來,還是天下更重要,所謂“世間何故重連城”,人世間為了財富,為了虛名,忙碌一生,連命都拚進去,這又何苦來哉!
老子更進一步告訴我們,懂了這個道理——生命的重要,那麼“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你對一樣東西愛得發瘋了,最後你所愛的丟得更多,就是“愛別離苦”,這是佛說的“八苦”之一。“多藏必厚亡”,你藏的東西不管多麼多,最後都是為別人所藏。
報紙上曾有兩則新聞,說宜蘭有一個人,一輩子討飯,死了以後,在床下找出五六十萬元來,這正是“多藏必厚亡”。同樣的,美國有一個人也是如此,平常討飯過日子,死的時候遺留了一百多萬。這樣的人生,不知道他是否也算看得很透;也許上帝的意旨要他這麼做,真是不可思議啊!
因此老子教我們了解一個人生的道理,人生什麼才是福氣。“知足不辱”,真正的福氣沒有標準,福氣隻有一個自我的標準:自我的滿足。今天天氣很熱,一杯冰激淩下肚,涼麵半碗,然後坐在樹蔭底下,把上身衣服脫光了,一把扇子搖兩下,好舒服!那個時候比用冷氣、電風扇什麼的都痛快。那是人生知足的享受,所以要把握現實。現實的享受就是真享受,如果坐在這裏,腦子什麼都不想,人很清醒,既無歡喜也無痛苦,就是定境最舒服的享受。
不知足,是說人的欲望永遠沒有停止,不會滿足,所以永遠在煩惱痛苦中。老子所講的“辱”,與佛家講的煩惱是同一個意義。
“知止不殆”,人生在恰到好處時,要曉得刹車止步,如果不刹車止步,車子滾下坡,整個完了。人生的曆程就是這樣,要在恰到好處時知止。所以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這句話意味無窮,所以知止才不會有危險。這是告訴我們“知止”“知足”的重要,也不要被虛名所騙,更不要被情感得失蒙騙自己,這樣才可以長久。
這一節是說人生“衝氣以為和”的“中和”道理,也就是後來子思在《中庸》上所說的道理。下麵的兩章,再把這兩章加以發揮。
說到人的生命,一個當帝王的,天下都屬於自己的,但是與自己生命相比的話,沒有了生命,有天下又有何用?如果現在有人說,現在的天下還是屬於漢高祖的,那漢高祖做鬼也會打你兩記耳光,說,不要騙我了,與我根本不相幹了嘛!可是活在人世間的人看不開,偏偏看重連城之璧玉。藺相如見秦昭王拚命護璧,因為那塊璧的價值,可以買到現在法國、德國連起來那麼大的土地。“天下由來輕兩臂”,這是莊子用老子的重點加以發揮。天下固然重,權位固然重,如果沒有生命的話,權位有什麼用?天下有什麼用?可是,就實際情形看來,還是天下更重要,所謂“世間何故重連城”,人世間為了財富,為了虛名,忙碌一生,連命都拚進去,這又何苦來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