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苟延:勉強延續。殘喘:臨死前的喘息。原指勉強延續臨死前的喘息。後來比喻勉強維持一線生命。

春秋後期,晉國的大夫趙簡子有一次在中山舉行大規模的狩獵。負責打獵的官員在前麵開道,追逐禽獸的鷹犬在後麵緊跟著,許許多多的飛鳥猛獸都被射死了。

突然,有一隻狼直立在路當中號叫著。趙簡子見了,猛射一箭。狼中箭後痛得哀哀直叫,拚命逃走。趙簡子馬上驅車追趕。

這時,有個叫東郭先生的人正往北走,想到中山去謀求官職。他趕著一頭驢子,驢背上馱著一大袋書,一大清早就迷失了路途。突然,跑來了一隻狼,伸頭看著他,說:“從前毛寶曾買一隻烏龜放生,後來他在戰爭中投江逃命,烏龜載他過江;還有一個隋侯,救活了一條蛇,後來那蛇就銜一顆名貴的珠子報答他。要知道,龜和蛇的靈性總比不上狼的啊!今天這種情況,你為什麼不讓我快點躲進你的書袋裏,好讓我勉強維持一線生命呢?將來我有了出頭的日子,想到你先生今番救命的恩情,一定盡心竭力,像龜和蛇那樣報答你!”東郭先生心慈手軟,經不住狼的苦苦哀求,就倒出圖書,騰空袋子,慢慢地把狼裝了進去。然後拴緊袋口,扛起來放在驢背上,再避到路邊,等待趙簡子一行人經過。

過了一會兒,趙簡子的人馬趕到,向東郭先生詢問狼的下落。東郭先生推說不知道,騙走了趙簡子等人。

東郭先生等趙簡子一行人走得看不見影子了,才把狼從袋裏放出來。不料狼出袋後,吼叫著對東郭先生說:“剛才我被打獵的人趕得好苦,幸虧先生救了我。

可是如今我肚子餓極了,先生為什麼不把身體送給我吃,讓我可以保全這條小小的性命呢?”說罷,狼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

在這危急關頭,來了一位農夫。農夫設計將惡狼騙入口袋,然後將它打死,為民除掉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