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螳臂:螳螂的前腿。當:阻擋。螳螂舉起臂膀抵住車子。比喻勢力單薄,不自量力。

魯國的名士顏闔來到衛國遊曆,衛靈公聽說他很有才學,便打算聘請他當自己長子蒯瞆的老師。

顏闔風聞蒯瞆非常凶暴,任意殺人,衛國的人對他十分懼怕。對這樣的人是否可以教導,他吃不太準,因此去請教衛國的賢人蘧伯玉。

顏闔把自己對蒯瞆的了解告訴了蘧伯玉,然後問道:

“如今大王要我當他的老師,要是我同意了,會很難辦的。如果放任他而不引導他走正路,他一定會繼續殘害國人,給國家帶來危難;如果對他嚴加管束,製止他胡作非為,他就會來害我。我該怎麼辦呢?”

蘧伯玉回答說:

“你想用自己的才能去教育蒯瞆,是很困難的。如真的當他老師,應該處處謹慎,不能輕易地去觸犯他,否則會惹出殺身之禍。就像有個人太愛自己的馬了,見有蟲咬馬,便趕緊猛力拍打。結果驚了馬,自己也被馬踢死。”

蘧伯玉見顏闔不住地點頭,便又舉了一個例子:

“你知道螳螂嗎?一次我乘馬車外出,看到路上有隻螳螂,不顧車輪正在朝它滾去,卻奮力舉起兩條前腿走來,想擋住車輪行進。它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勝此重任,結果當然被車輪輾得粉身碎骨。螳螂所以被碾死,是因為它不自量力。如果你也不自量力,想去觸犯蒯瞆,恐怕也要落得個與螳螂擋車一樣的下場。”

顏闔聽了,決定不去觸犯蒯瞆,盡快離開衛國。後來,蒯瞆因鬧事而被人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