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采深礦所獲得的證據中,越靠近地心溫度就越高。其熱度甚至足以熔化許多物質。那麼這種高溫是從哪來的呢?人們認為,這種熱度有一個雙重的起因。當太陽最早開始縮小的時候,地球就變熱了。這些熱量又引發了某些放射性物質的蛻變,釋放出更多的熱量。地球的第一層岩石圈很有可能是在45億年前由高溫熔化冷卻物質後形成的。
地球的年齡
地球的年齡到底有多大?根據科學測算,地球的年齡大約已有50億年。那麼,人們用什麼方法來推算地球的年齡呢?目前,科學上是用測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的衰變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來作為測定地球年齡的“計時器”。
放射性元素衰變有一個特點,就是衰變速度很穩定。在一定時間內,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分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質都有個確切的數字,衰變速度不受外界條件,如冷熱變化、化學變化等影響。例如,1克鈾在一年中有1br74億克裂變為鉛和氦。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岩石中現在含有多少鈾和多少鉛,算出岩石的年齡,或者可選定一些含有鈾的,並能完好地保存氦的岩石,來算出岩石的年齡。
地殼由不同的岩層所組成,而岩層中所含放射性元素及其生成的同位素種類很多。現在用來測定岩石年齡的放射性元素除了鈾以外,還有釷、銣、鉀等,因此測定岩石年齡的方法也有好多種。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測得了地球上許多古老岩石的年齡,各大洲大陸都找到了30億年以上的古老岩石。在格陵蘭西部,測得片麻岩的年齡為37億~38億年,南極洲的山岩和結晶片岩接近40億年,北美洲拉布拉多北部大西洋沿岸的片麻岩有36.5億年,剛果的微鈄卡石是35.2億年,美國明尼蘇達州花崗岩有31億~33億年,我國河北遷西縣大平寨的變質岩有36.7億年。
古老岩石是地球形成初期的產物。地球的實際年齡,應比古老岩石的年齡稍長些。
地球的表麵物質構成
氣體、岩石和土壤就是構成地球的表麵物質,我們可以找到相應的標本並仔細地觀察它們。通過不同方麵的資料來源,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將許多證據綜合在一起,得出一個完整的地球構造圖。
空氣是由3種氣體組成的混合體,空氣中78%的氣體是氮。氮是一種不甚活潑的氣體,這就是說該元素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空氣中大約含有21%的氧,這是人類呼吸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氣體。還有少量的氫氣、一定量的稀有氣體、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則是植物所需要的氣體。
在地球表麵的岩石中,幾乎99%是由8種基本物質或元素構成的。這些元素是氧、矽,它們是生產玻璃的重要原料;鋁,鐵,人體骨骼所需要的鈣,普通食鹽中所含的鈉,以及鉀和鎂。除了氧和矽外,其他物質都屬於金屬。
從開采深礦所獲得的證據中,越靠近地心溫度就越高。其熱度甚至足以熔化許多物質。那麼這種高溫是從哪來的呢?人們認為,這種熱度有一個雙重的起因。當太陽最早開始縮小的時候,地球就變熱了。這些熱量又引發了某些放射性物質的蛻變,釋放出更多的熱量。地球的第一層岩石圈很有可能是在45億年前由高溫熔化冷卻物質後形成的。
地球的年齡
地球的年齡到底有多大?根據科學測算,地球的年齡大約已有50億年。那麼,人們用什麼方法來推算地球的年齡呢?目前,科學上是用測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的衰變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來作為測定地球年齡的“計時器”。
放射性元素衰變有一個特點,就是衰變速度很穩定。在一定時間內,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分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質都有個確切的數字,衰變速度不受外界條件,如冷熱變化、化學變化等影響。例如,1克鈾在一年中有1br74億克裂變為鉛和氦。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岩石中現在含有多少鈾和多少鉛,算出岩石的年齡,或者可選定一些含有鈾的,並能完好地保存氦的岩石,來算出岩石的年齡。
地殼由不同的岩層所組成,而岩層中所含放射性元素及其生成的同位素種類很多。現在用來測定岩石年齡的放射性元素除了鈾以外,還有釷、銣、鉀等,因此測定岩石年齡的方法也有好多種。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測得了地球上許多古老岩石的年齡,各大洲大陸都找到了30億年以上的古老岩石。在格陵蘭西部,測得片麻岩的年齡為37億~38億年,南極洲的山岩和結晶片岩接近40億年,北美洲拉布拉多北部大西洋沿岸的片麻岩有36.5億年,剛果的微鈄卡石是35.2億年,美國明尼蘇達州花崗岩有31億~33億年,我國河北遷西縣大平寨的變質岩有36.7億年。
古老岩石是地球形成初期的產物。地球的實際年齡,應比古老岩石的年齡稍長些。
地球的表麵物質構成
氣體、岩石和土壤就是構成地球的表麵物質,我們可以找到相應的標本並仔細地觀察它們。通過不同方麵的資料來源,科學家們已經能夠將許多證據綜合在一起,得出一個完整的地球構造圖。
空氣是由3種氣體組成的混合體,空氣中78%的氣體是氮。氮是一種不甚活潑的氣體,這就是說該元素不容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空氣中大約含有21%的氧,這是人類呼吸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氣體。還有少量的氫氣、一定量的稀有氣體、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則是植物所需要的氣體。
在地球表麵的岩石中,幾乎99%是由8種基本物質或元素構成的。這些元素是氧、矽,它們是生產玻璃的重要原料;鋁,鐵,人體骨骼所需要的鈣,普通食鹽中所含的鈉,以及鉀和鎂。除了氧和矽外,其他物質都屬於金屬。
地球的內部結構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根據鑽井采礦中獲得的資料和火山噴發的物質來分析,逐步弄清了地球內部的溫度、密度、壓力和化學成分。特別是20世紀下半葉,人們利用地震波來研究地球內部的結構和物理狀況,終於揭開了地球內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