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古代少年英雄,其事跡載於晉朝幹寶著的《搜神記》。
福建有座大山,名叫庸嶺,又高又險,在它的西北方,有個巨大的山洞,洞裏蟄伏著一條七丈長的巨蛇。此蛇曾吞吃了許多過往行人,使得附近的老百姓誠惶誠恐,人人自危。
東冶郡(現福州市附近)的負責官員實在想不出製蛇的妙法,卻一味聽從巫道士的建議,年年用整羊整牛祭祀它,可仍然不能消災祛邪。
巫師們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便幹脆造謠說,巨蛇已給他們托過夢,隻有不斷地將十二三歲的童女奉獻給它,地方才得以安寧。
東冶郡的昏官們居然深信不疑。幾年下來,已祭獻了9個無辜的女孩。可是,巨蛇為害依然存在。
有一年,“祭日”又快到了。官府又去搜搶女孩,可是搜來查去再也找不到。官府正在為難之際,將樂縣有個名叫李寄的女孩卻自願來了。
原來,農民李誕生養了6個女兒,沒有兒子。李寄最小,聽說官府征召丫頭祭蛇,便自告奮勇去應征。李誕死也不肯放她走,豈料她說道:
“我們這些丫頭非但不能供養父母,反而白白增加了家庭的負擔,活著有啥好處呢?還是把我交給官府,您可得到一大筆賞錢,既可貼補家用,又少了我一份口糧。再說,我也不一定就會給蛇吞吃嘛!”
李寄見父母還是不放她走,趁著黑夜偷偷地溜了出來。
李寄向官府提出,要一口好劍和一隻厲害的狼狗,還要拌上蜜糖的幾大提糯米團子。官府滿口應允。
到了祭蛇那天,李寄也不用差役押送,反而命令他們挑上早已準備好的糯米團子,帶上寶劍和狼狗,昂頭挺胸地走向蛇洞。
到達洞口,李寄令差役將糯米團子倒在地上,揮手讓他們回去。差役們生怕巨蛇出洞傷人,腳不點地地逃離了。
沒有多久,巨蛇爬出洞口。躲在一旁的李寄看見,這是一條罕見的大蛇:腦袋有圓頂的穀倉那麼大,眼睛活像兩麵寬闊的眼鏡。
巨蛇聞到地上食物的香氣,便大口大口地將糯米團子吞吃了精光。
不一會,巨蛇蜷縮著身子,盤在洞口酣睡去。原來,李寄在糯米團子裏拌了不少黃酒,巨蛇顯然是給灌醉了。
李寄對著狼狗喝聲:“上!”狼狗撲上去就朝蛇的頸子狠命地撕咬。
李寄擎著鋒利無比的寶劍衝上去,用盡全力便朝蛇頭劈斬。巨蛇痛極了,吐出紅紅的長舌,在地上扭曲、翻滾,過了好一會兒,它全身一挺,死了。
李寄走進蛇洞,看見洞裏有九具女孩的頭骨,便全部捧出洞來,自言自語地說:
“唉,你們既膽小又怕事,又不肯動腦筋,白白丟掉性命,真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