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聽了,心裏一驚:“莫非我剛才打的就是她的兒子。”

他連忙叫人把那兩個捆人的大漢找來,但是,他們早已逃之夭夭。這時被打得昏過去的年輕人呻吟了一聲,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猛撲上去痛哭流涕。

父親講的這個故事,不僅使林則徐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就是後來做了大官,還常用這個故事來提醒自己不要犯性情急躁、容易發怒的毛病。

林則徐無論到哪兒做官,總要在自己書房的牆上掛起親筆書寫的“製怒”的橫匾。

林則徐的父母有過困苦的經曆,他們內心深處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有深刻的了解,極為同情。小時候,父母救濟窮人和親友的行為,在林則徐幼小的心靈深處打了深深的印記。

記得有一年,福建鬧災荒,一貧如洗的三伯父家連續幾天無米為炊,為了周濟三伯父家,父親把自己家裏僅有的一點米送給了三伯父,還囑咐林則徐說:

“如果你三伯父來到我們家,千萬不要告訴他,我們已經斷炊了。”

沒有米下鍋,小林則徐和母親隻得忍饑挨餓。

林則徐10歲那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等人因貪贓枉法事泄被革職查辦,成為轟動當時全國的一大醜聞。林則徐的父親對此事極為痛恨,每每教書回家,一談及官場的腐敗,他就怒形於色,甚至連飯都吃不下。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林則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他每每回憶到父母的為人品格,就為此感到極為驕傲。

來林則徐在官場上注意了解民間疾苦、為官清廉耿直、保持著不屑與貪官汙吏為伍的銳氣絕不是偶然的,這與他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判官聽了,心裏一驚:“莫非我剛才打的就是她的兒子。”

他連忙叫人把那兩個捆人的大漢找來,但是,他們早已逃之夭夭。這時被打得昏過去的年輕人呻吟了一聲,老太婆一看,正是自己的兒子,猛撲上去痛哭流涕。

父親講的這個故事,不僅使林則徐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就是後來做了大官,還常用這個故事來提醒自己不要犯性情急躁、容易發怒的毛病。

林則徐無論到哪兒做官,總要在自己書房的牆上掛起親筆書寫的“製怒”的橫匾。

林則徐的父母有過困苦的經曆,他們內心深處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有深刻的了解,極為同情。小時候,父母救濟窮人和親友的行為,在林則徐幼小的心靈深處打了深深的印記。

記得有一年,福建鬧災荒,一貧如洗的三伯父家連續幾天無米為炊,為了周濟三伯父家,父親把自己家裏僅有的一點米送給了三伯父,還囑咐林則徐說:

“如果你三伯父來到我們家,千萬不要告訴他,我們已經斷炊了。”

沒有米下鍋,小林則徐和母親隻得忍饑挨餓。

林則徐10歲那年,閩浙總督伍拉納、福建巡撫浦霖等人因貪贓枉法事泄被革職查辦,成為轟動當時全國的一大醜聞。林則徐的父親對此事極為痛恨,每每教書回家,一談及官場的腐敗,他就怒形於色,甚至連飯都吃不下。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林則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他每每回憶到父母的為人品格,就為此感到極為驕傲。

來林則徐在官場上注意了解民間疾苦、為官清廉耿直、保持著不屑與貪官汙吏為伍的銳氣絕不是偶然的,這與他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