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化學武器的殺傷力強而且簡單容易製造,毒氣可呈氣、煙、霧、液態使用,通過呼吸道吸入、皮膚滲透、誤食染毒食品等多種途徑使人員中毒。殺傷範圍廣,染毒空氣無孔不入,所經過之處全部中毒,所以在1997年簽訂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於1997年4月29日生效,其核心內容是在全球範圍內盡早徹底銷毀化學武器及其相關設施。公約規定所有締約國應在2012年4月29日之前銷毀其擁有的化學武器。迄今共有183個締約國。為悼念化學戰受害者並增強國際社會對化學武器危害的認識,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決定將每年的4月29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日)定為“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曾經輝煌一時的殺人惡魔化學武器在各國的聯合絞殺中終於壽終正寢。
“毒氣之王”芥子氣與它的弟兄們
隨著新毒劑的不斷出現並在戰場上的大量使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各式各樣的防毒麵具也逐漸產生和得以完善,防毒麵具已足以防通過呼吸道中毒的毒劑,這使得化學武器的戰場使用效果大大降低,盡管各國仍在努力尋找能夠穿透麵具的新毒劑,但都是徒勞的。而此時,德軍已悄悄地研製了一種全新的毒劑,作用方式由呼吸道轉向了皮膚,並醞釀在適當時機使用,這就是被稱為“毒氣之王”的糜爛性毒劑——芥子氣。
芥子氣是英國化學家哥特雷在1860年發現的。1886年德國化學家梅耶首先研製成功,並很快發現它具有很大的毒性。德國首先把它選為軍用毒劑,並在芥子氣炮彈上以黃十字作為標記,以後人們就把芥子氣稱為“黃十字毒劑”。直到今天,大家還習慣以黃十字來標誌芥子氣。芥子氣學名為二氯二乙硫醚,純品為無色油狀液體,有大蒜或芥末味,沸點為219℃,在一般溫度下不易分解、揮發,難溶於水,易溶於汽油、酒精等有機溶劑。它具有很強的滲透能力,皮膚接觸芥子氣液滴或氣霧會引起紅腫、起泡,以至潰爛,如果吸入芥子氣蒸氣或皮膚重度中毒亦會造成死亡,它的致死劑量為70~100毫克br千克。其中毒症狀十分典型,可分五個發展階段:
(1)潛伏期:芥子氣蒸氣,霧或液滴沾染皮膚後,一般停留2~3分鍾後即開始被吸收,20~30分鍾內可以全部被吸收。這段時間內皮膚沒有痛癢等感覺和局部變化,而此時已進入潛伏期。芥子氣蒸氣通過皮膚中毒,潛伏期為6~12小時;液滴通過皮膚中毒,潛伏期為2~6小時。
(2)紅斑期:潛伏期過後,皮膚出現粉紅色輕度浮腫(紅斑),一般無疼痛感,但有搔癢、灼熱感。中毒較輕者,紅斑會逐漸消失,留下褐色斑痕。中毒較重者,症狀會繼續發展。
鑒於化學武器的殺傷力強而且簡單容易製造,毒氣可呈氣、煙、霧、液態使用,通過呼吸道吸入、皮膚滲透、誤食染毒食品等多種途徑使人員中毒。殺傷範圍廣,染毒空氣無孔不入,所經過之處全部中毒,所以在1997年簽訂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於1997年4月29日生效,其核心內容是在全球範圍內盡早徹底銷毀化學武器及其相關設施。公約規定所有締約國應在2012年4月29日之前銷毀其擁有的化學武器。迄今共有183個締約國。為悼念化學戰受害者並增強國際社會對化學武器危害的認識,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決定將每年的4月29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日)定為“化學戰受害者紀念日”。曾經輝煌一時的殺人惡魔化學武器在各國的聯合絞殺中終於壽終正寢。
“毒氣之王”芥子氣與它的弟兄們
隨著新毒劑的不斷出現並在戰場上的大量使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各式各樣的防毒麵具也逐漸產生和得以完善,防毒麵具已足以防通過呼吸道中毒的毒劑,這使得化學武器的戰場使用效果大大降低,盡管各國仍在努力尋找能夠穿透麵具的新毒劑,但都是徒勞的。而此時,德軍已悄悄地研製了一種全新的毒劑,作用方式由呼吸道轉向了皮膚,並醞釀在適當時機使用,這就是被稱為“毒氣之王”的糜爛性毒劑——芥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