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小孩兒,爸爸死了,媽媽病了,家裏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
小孩兒每天提著一籃油條到街上,一邊跑,一邊嚷:“賣油條囉,賣油條囉!又香又脆的油條,兩個銅錢一根。”
有一天,他把油條全都賣光了,便坐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把籃子裏的銅錢數了一遍:剛好一百個。
他賣油條,把一雙手弄得油乎乎的,用手數銅錢,把銅錢也弄得油乎乎的。
他看著油乎乎、亮閃閃的銅錢,可高興了,心想:“今天,可以給媽媽買藥了。”
小孩兒跑了一上午,累了,把頭一歪,靠在石頭上,就“呼呼”地睡著了。
他睡了好一會兒,才睡醒。
“哎呀!我得趕快給媽媽買藥去。”
可是,小孩兒一看,糟了!籃子裏的銅錢沒有了。
小孩兒又著急,又傷心,便“嗚嗚”地哭了起來。
這時候,正好包公帶著人馬從這裏走過。
包公是什麼人呀?包公是個官,黑臉、黑胡子,人稱“包老黑”、“黑包公”。他辦事公道,又很聰明。
包公看見小孩兒哭得的很傷心,就問:
“小孩兒,你為什麼哭呀?”
“我賣油條的錢不見了。嗚——嗚。”
“誰偷了你的錢?”
“不知道。我靠在這塊石頭上睡著了。結果醒來一看,錢就不見了。嗚——嗚。”
包公想了想,說:
“我知道了。一定是這塊石頭偷了你的錢。我來審問這塊石頭,讓它把錢還給你。”
人們聽說包公要審石頭,覺得很奇怪,都跑來看熱鬧。
包公對那塊石頭說:
“石頭、石頭,小孩兒的銅錢,是不是你偷的?”
石頭會說話嗎?
不會。
包公又大聲問:
“石頭石頭,小孩兒的銅錢,是不是你偷的?快說,快說!”
石頭還是一聲不響。
它不會說話呀。
包公發火了:
“石頭石頭,你不說實話,打爛你的頭。”
手下的人聽包公這麼一說,就拿起棍子,“劈裏啪啦”地打起石頭來,並且一邊打、一邊喊:“快說,快說!”
看熱鬧的人哄笑起來了,唧唧喳喳地說:
“石頭怎麼會偷錢?”
“石頭怎麼會說話?”
“都說包公聰明,原來是個糊塗蛋。”
包公聽了,很生氣,就說:
“我在審石頭,你們為什麼說我的壞話。哼,每個人罰一個銅錢!”
包公叫手下的人借來一個盆子,倒上水,讓看熱鬧的人往盆裏扔銅錢。
看熱鬧的人沒辦法,隻好每人往盆裏扔一個銅錢,“撲通,撲通,撲通……”
有一個人剛把銅錢扔進盆裏,就讓包公手下的人抓住了。
包公指著這個人說:
“你是小偷。你偷了小孩兒賣油條的銅錢。”
大家都覺得很奇怪。
這是怎麼回事呀?
包公說:“你們看,隻有他丟下銅錢時,水麵上浮起了一層油。銅錢肯定是趁小孩兒睡覺的時候偷來的。”
那個小偷沒辦法,隻好把一百個銅錢還給了小孩兒。
包公讓其他人把自己扔進盆裏的銅錢都拿了回去。
大家都說,包公真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