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黑白,道有正邪,自古正邪不兩立。
當今天下,人間界內,以四海八荒中神州之上的六大古老仙派為首,行俠天下,為世人稱頌,讚美擁戴;
而魔教則以三大魔教為首,魚目混珠於中神州之內,橫行無忌,禍害天下百姓,為正道修真仙士所不容。
正道仙派為首的六大仙派都有明確的仙山門派,虎踞龍盤,常有外出門人弟子,進入世俗曆練修行,除魔衛道,行俠仗義,保一方百姓和平;
而三大魔教卻如狡兔三窟,影匿蹤跡,藏而不衰,宗門位置飄忽不定,更有門人弟子,混入尋常百姓家裏,修煉邪術,危害人間,荼害良人,經常和正道弟子之間纏鬥廝殺。
無數年間下來,正魔兩道紛爭不斷。
六大仙派曾多次組織門人弟子清繳魔道邪派,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有資質奇佳弟子接任仙門,強而不衰;我有天分奇高弟子當教,隱而不滅。
久而久之,修真盛行的人間界內就形成了,正道弟子見到魔教門人弟子蹤跡,就出手剿滅屠殺的慘烈格局。
是以,當“枯榮寺”弟子花和尚覺遠在秦國“天佑城”住宿休息時,遇到“歡喜宗”一小分舵門人弟子,當即尋著手中線索,找到分舵宗門,剿滅了哪一處分舵所在,並放火燒毀宗門,這才滿意離去。
隻是,花和尚做夢也沒有想到,當他滿以為憑著自己的高深修為,輕鬆剿滅了一處魔教弟子,造福百姓,卻沒有發現尚且漏掉了一人,而那人,就是現在手拿折扇的少年、劉長空。
這劉長空當時趕巧外出,修習‘天人雙修’采花邪術,增長道行修為,哪裏想到回到分舵宗門之時,正好在一旁瞧見花和尚大勢滅殺同門師弟,放火搗毀宗門的慘劇發生。
待花和尚離開之後,劉長空找到了‘天佑城’外出未歸的掌門師尊——張野狐,也就是白小樓現在見到的老者,將此事一一稟告。
這張野狐為人心胸狹窄,極其陰險毒辣,運氣資質確是極好的,修煉邪術僅僅四十來年,便跨入了五境三花初期,成了‘歡喜宗’在大秦帝國天佑城處的分舵掌門。
好日子還沒過上個三五年,張野狐陡然聽到大徒兒劉長空哭訴噩耗,知道自己執掌的‘歡喜宗’分舵連同自己發展收下的一百八十七名一境、二境弟子都被人堵在宗門內一鍋端了,僅餘下師徒二人,哪有不怒不恨之理。
待了解了大徒兒劉長空所述花和尚修為和自己應當差不多少,心中估摸著自己這一處分舵內雖然就屬大徒弟劉長空修為最高,已經跨入了二境中期,但畢竟眼界有限,敵人能夠以一人之力屠殺自己近兩百弟子,雖然自己憑著五境修為也能做到,但保險起見,便帶著大徒弟劉長空找到了‘歡喜宗’在大秦帝國‘百葉城’的分舵。
尋求到‘百葉城’高手劉發、劉球、劉猛三兄弟和‘百葉城’分舵掌門張奎之子張碩,勢必要為死去的一眾徒兒們報仇雪恨,然後再去向宗主“歡喜上人”請罰管理不當之責。
這劉姓三兄弟雖說修為僅在三境中期,這次求援也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求助、外出辦事不在的‘張奎’幫忙,但有了他們四人,提前打探一番‘毀宗滅門’的賊人實際下落修為自是夠用,這才一路沿途打聽而來。
張野狐滿懷信心,六人一路而來行到此處,正好碰到穿著僧衣光頭和尚打扮的白小樓騎白馬而來,於是便截了問明情況,聽他言詞說到自己同是三大魔教之一的“梨花宮”弟子,心中便是一聲斥笑。
若是換了年歲不高的‘歡喜宗’四代、五代弟子,可能都不了解,但身為分舵掌門,又是‘歡喜宗’外門長老,張野狐又怎會不知道老鄰居‘梨花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