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人隻用到腦部潛力的一小部分,這是人所共知的。西方著名心理學家奧托指出,一個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隻占他全部能力的4%,就是說,人類還有96%的潛力沒發揮出來。而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控製論奠基人之一N·維納則說:“我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說,每個人——即使是做出了輝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腦潛能還不到百億分之一。”一個經常動腦、勤於思考的人,他所使用的腦細胞也僅為大腦細胞的1%,可見人大腦的容量堪稱一個“小宇宙”。
美國神經生理學家斯佩裏曾證明:人的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對稱的。他發現:大腦兩個半球間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的,左腦傾向於用語言進行思維,右腦則傾向於以感覺形象進行直接思維,而隻有左右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創造性的思維。
美國科研人員最近提供的新證據表明,大腦的發展和生長過程可以延續到老年。
這一研究成果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進行了多次實驗後取得的。其中一個有趣的實驗是這樣的:把12隻年齡為766天(相當於人75歲年齡)的老鼠放進一個“豐富多彩”的特別環境裏,讓它們活到904天的年齡。這個特別環境是一個麵積約為0.28平方米的籠子,裏麵給老鼠提供了包括迷宮、梯子和車輪等種類繁多的玩具。
12隻老鼠在這種有刺激性的環境裏住了138天之後,皮質的厚度有所增加。這說明大腦神經細胞的尺度和活動力增大,腦神經細胞的軸突末端長得更長了。從而使得整個大腦的軸突末端的總麵積得到擴大,能允許外界更多的信息進入大腦;腦神經細胞的活動能力有所增加,擴大了記憶容量。12隻老鼠在這個“豐富多彩”環境的刺激下提高了智能,學會了怎樣找到走出迷宮的道路。
科學家們認為,不論在什麼年齡,人類的大腦神經細胞也能在參加各種動腦筋的活動環境(如猜謎等)中受到刺激,得到發展。兩個腦半球如果能同時得到“訓練”的話,整個大腦至少可以發揮75%的功能。有人把記憶力差歸咎於腦子不靈或年紀大了,其實是自己懶於記憶,對腦的“訓練”有所放鬆。腦力如同體質一樣,隻有通過“訓練”才能增強,但又不像體質一樣,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衰退。
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羅素興趣極其廣泛,鑽研的領域較全麵,使左右半腦得到了全麵的“訓練”。美國科學家愛因斯坦除了致力於科研之外,還有包括拉小提琴在內的許多愛好,使兩個半腦的“訓練”得到平衡,因此他們到了老年還能廣聞博記,腦子相當好使。
要提高大腦的功能,必須學會科學用腦。人們在進行學習和記憶活動時,左半腦處於興奮狀態,而右半腦基本處於抑製狀態,因此在每記憶了20~40分鍾後,必須停下來用5~10分鍾進行包括聽音樂、呼吸新鮮空氣或者瀏覽圖書等方式的積極休息。這樣用腦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避免大腦皮層過多地接受同一刺激,能有規律性地在左右半腦中交替興奮與抑製,保持記憶的彈性強度,因為同一刺激持續的時間太長,會使大腦皮層從興奮轉為抑製,影響學習效果;二是可以讓大腦有5~10分鍾時間對剛剛學習和記憶的東西進行“消化”,以利於再去吸收新的知識,記憶新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人隻用到腦部潛力的一小部分,這是人所共知的。西方著名心理學家奧托指出,一個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隻占他全部能力的4%,就是說,人類還有96%的潛力沒發揮出來。而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控製論奠基人之一N·維納則說:“我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說,每個人——即使是做出了輝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的大腦潛能還不到百億分之一。”一個經常動腦、勤於思考的人,他所使用的腦細胞也僅為大腦細胞的1%,可見人大腦的容量堪稱一個“小宇宙”。
美國神經生理學家斯佩裏曾證明:人的大腦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對稱的。他發現:大腦兩個半球間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的,左腦傾向於用語言進行思維,右腦則傾向於以感覺形象進行直接思維,而隻有左右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創造性的思維。
美國科研人員最近提供的新證據表明,大腦的發展和生長過程可以延續到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