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沒了,房子被毀了,百姓愁苦不堪。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最終決定由鯀去治理洪水。
鯀受命治理水患,盡忠職守,花了九年時間,卻沒有把洪水製服。舜巡視天下,發現鯀用堵截的辦法治水,一點成績也沒有,大怒,最後在羽山將其處死。鯀臨死前囑咐兒子——禹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接受任務以後,立即與伯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父親失敗的原因,決定改變他父親治水的做法,變堵截為疏導,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杆,規劃水道。他帶領群眾走遍各地,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把洪水引向大海。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
經過十年的努力,大禹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裏去,地麵上萬物複蘇,一片生機勃勃,人們又開心地勞作起來,開始幸福地生活。
大禹治水不辭辛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為民造福,永遠受到華夏子孫的稱頌,而大禹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永遠為炎黃後裔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