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走進心理健康(1 / 3)

3.睡眠良好;

4.保持標準體重;

5.適應能力強;

6.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7.眼睛明亮;

8.牙齒完堅;

9.頭發有光澤;

10.肌肉皮膚彈性好。

該組織又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一種個性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安寧的狀態。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除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以外,還有一條道德健康,這才是全麵的健康,概括地講就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有具體的標準,但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論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標準,總的來說,身體健康是指各個器官的功能,各項生活活動指標正常,能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能有效地抵製各種疾病的侵襲。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和人群以及生活環境之間保持良好的協調和均衡,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正確對待社會。

所以,不僅要重視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心理健康,隻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知道了這些有關健康的知識,同學們對健康就有了一個全麵的了解了。有的同學總結的身體健康就是“五快”,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說得快,走得快;心理健康就是“五有”,即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健全穩定的個性,有自知之明。別看這5條簡單,真正做到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想要心理健康更重要,要求就更高。

根據以上總結,得出了一些結論。同學們可以根據以下“健康十大準則”,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個健康的人: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與疲勞;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前麵提到:隻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健康的心理的標準,應該說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標準都有了新的定義,以前是軀體健康,現在要求既要軀體健康,又要心理健康,還要社會適應良好,還有道德健康,這四個方麵都健全,才能叫一個健康的人。對於中學生來講,還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但是有一些特征,比如說整個學生時代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征應該是相互協調、適度發展、相對穩定的,而且應該是與客觀環境相適應的狀態。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要看他與大多數人,特別是與同齡人、同性別的人是否一致。綜合各家之言,一個有健康心理的人,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3.睡眠良好;

4.保持標準體重;

5.適應能力強;

6.能抵抗一般性疾病;

7.眼睛明亮;

8.牙齒完堅;

9.頭發有光澤;

10.肌肉皮膚彈性好。

該組織又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一種個性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全安寧的狀態。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除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以外,還有一條道德健康,這才是全麵的健康,概括地講就是: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有具體的標準,但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論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標準,總的來說,身體健康是指各個器官的功能,各項生活活動指標正常,能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能有效地抵製各種疾病的侵襲。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和人群以及生活環境之間保持良好的協調和均衡,能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正確對待社會。

所以,不僅要重視身體健康,更要重視心理健康,隻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知道了這些有關健康的知識,同學們對健康就有了一個全麵的了解了。有的同學總結的身體健康就是“五快”,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說得快,走得快;心理健康就是“五有”,即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健全穩定的個性,有自知之明。別看這5條簡單,真正做到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想要心理健康更重要,要求就更高。

根據以上總結,得出了一些結論。同學們可以根據以下“健康十大準則”,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個健康的人: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過分緊張與疲勞;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前麵提到:隻有身心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健康的心理的標準,應該說從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標準都有了新的定義,以前是軀體健康,現在要求既要軀體健康,又要心理健康,還要社會適應良好,還有道德健康,這四個方麵都健全,才能叫一個健康的人。對於中學生來講,還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心理健康的標準,但是有一些特征,比如說整個學生時代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特征應該是相互協調、適度發展、相對穩定的,而且應該是與客觀環境相適應的狀態。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要看他與大多數人,特別是與同齡人、同性別的人是否一致。綜合各家之言,一個有健康心理的人,可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