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巧了,這具身體的人也叫“慕榆”。

“聞瑾師兄可是把師父喊來了?”慕榆繼續將問題引向扮演繪聲繪色的小童身上。

小童馬上神色一凜,搖了搖頭,“聞師叔沒有把清蠡師尊搬來,山中無長輩,聞師叔是隻身一人將小師叔你給搬回來了,還有那個女魔的頭顱。”說完雙眼亮晶晶的看著慕榆,“還是小師叔最厲害,一個人就把女魔斬殺了!”

“一個人斬殺女魔?”慕榆輕輕重複了小童的話,“這是聞瑾師兄告知你們的?”

眼前的少年紛紛都點頭,顯然都沒有反應過來慕榆話裏還有什麼深意。隨後慕榆了然點頭,而後任由他們鬧著,適時開口說話,引|誘|他們回答自己的疑問,而後又三言兩語將眼前一群孩童都支走了。

慕榆揉了揉額頭,可算是或多或少了解到了有關現在自己的情況。

從那些孩童的話裏,他已經可以肯定自己確實是駐紮進一個人的身體裏了。且這具身體的原主人是折秋山三尊之一的清蠡君——何滿子最小的一個親傳弟子,是個劍修,二十有一,卻早早結了丹,果真是個超級逆天的天才!

不到二十歲就結了丹,跟女魔打鬥的時候已經是金丹中期修為!

這金戒指開的夠給力!

饒是慕榆活了五千多年,在聽完小童的繪聲繪色講解後,都不由歎氣,果然是不能比……不過這天才的身體如今卻成為了自己的容器,也算是造化弄人。

回想起那天見到和魔纏鬥的青衣修士,慕榆想記得更清楚點,奈何他的記憶自耳邊響起的驚雷後就沒有了,如若想弄的清楚些,隻能……從聞瑾身上下手。

會不會太冒然了些?

聽小童們的講述,這個聞瑾師兄可是對原主了解頗深,慕榆想了想,覺得自己還是和此人保持些距離為妙。

折秋山。

慕榆對此倒是略有耳聞。

原先的二十二山不算是很出名,即便是現在,唯一稍有名頭的就是慕榆現在所處的折秋山,其餘二十一山都有各自的修道世家掌管,二十一山的主人取名很是隨意,就是以數字從太陽初升的地方開始標明,二到二十二,一呢?一就是黎浮仙君所在的折秋山了。

外界都以“二十一山”籠括了這些數字名號,而這些山分別是由趙、錢、孫、李、衛、陳、許、朱、韓、蔣、張、何、呂、嚴、孔以及金氏管轄,門下不收外姓弟子。那為什麼二十一山,姓氏隻有十六?

傻?

你不許人家同姓?

折秋山上的坐鎮的仙家就是黎浮仙君,明明是個仙,卻還彌留轉返在人間,遲遲不肯去仙界。也可以稱其為明尊,是折秋山三尊之一。其餘兩尊,一是現在慕榆的師父,清蠡君,何滿子;一是灼渡君,蕭玉。

以前沒少聽小妖們之間的談話,有關這三尊的傳言也不少,但無一不是說這三尊的存在,差不多都是傳說中的人物,徒有名氣在人間,卻從未見過真人。

這般說法倒像極了太華山上的白家。

同樣坐擁一山,白家卻與折秋山不同。折秋山承蒙黎浮仙君自成一派,以劍修為主,一板一眼,學徒的挑選條件又苛刻至極,近百年才崛起。而白家則是由白梔一手建立起來的,修煉派係也是海納百川,隻要不為惡,都為白家所包容,從建立到現在,可追溯的時間就有千年之久。

說起白梔,可是慕榆的老熟人了。

是的,當年害慕榆被雷劈的就是白梔。給他一本人修煉的法門的,也是白梔。

可惜慕榆好不容易有了人形,而這白梔早就化為一捧黃土了。

想想剛才他刻意向小童詢問起白梔的時候,他們還頗為不情願,看來折秋山和太華山的關係不大好。

好不容易可以從一株樹變成了人,原本想好了上天入地也要找出當年害他如此之慘的白衣人,讓他還給自己一個道歉,而如今得知那人早就化為黃土了,慕榆也來不及多想其它,隻是不禁唏噓。

原來,這修了仙,又成了仙的,也不是不死不滅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