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間,地獄,天堂(1 / 2)

郭彥聖沒有直接回家,郭家莊外孫爺爺的破舊院子外,郭彥聖緩緩的推門進入院中,看著滿院子的野草,回想著自己與這位知識淵博的老爺爺的相處,郭彥聖雖兩世為人,孫爺爺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甚至改變了他的一生。

郭彥聖是在3歲時覺醒的前世記憶,記憶覺醒後,他開始小心的探索這個陌生的世界。

通過父母講述,他知道了自己的父親本不姓郭,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為了逃離一次匪患,逃離家鄉。父親的親人在逃難路上相繼被殺死,隻剩下了郭彥聖的父親和一個大他4歲的姐姐,郭彥聖應該叫其為姑姑,郭彥聖的姑姑為了讓父親活命,自賣為奴換了足夠的口糧交給父親,這樣父親才活著來到郭家莊,被一戶好心人收養改名為“郭五亮”,成為郭家村一戶中年喪子的農民的養子。

然而可悲的事情接二連三,父親的養母和他的親生兒子一樣沒過兩年就死於匪患。由於父親和他的養父正好在農田幹活,免於遇難。

又是多年過去,父親與母親結婚後不久,郭彥聖剛出生,本來以為上天會給這可憐的家人一點安穩。

突然來了一場旱災,緊接著是蝗災,一場大饑荒襲來。逃難中的父親的養父由於身體羸弱,染上了風寒,在饑餓病痛中去世了。

本來西北地區人煙稀少,多年的匪患、饑荒讓整個西北人員的人口驟減,也許是上天憐憫,上麵給郭家莊村所在的西關鎮派了一位能力較強的鎮長,同時招募了一批衙役,郭家莊的匪患才逐漸減少。

即使是這樣聽說也是由於郭家莊離西關鎮比較近,才讓匪患稍稍消停,離著稍微遠點,匪患依然嚴重。

了解了自己的家族史,郭彥聖陷入了極度的不安,不像前世,前世的自家雖然也貧困,但是不會有生命之憂。

當發現自己的生命隨時可能因為一場饑荒、一次匪患、一次瘟疫而失去時,那種對死亡的恐懼,那種自己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無奈,久久折磨著3歲的郭彥聖。

3歲半那年,郭彥聖做了一個人生規劃和目標,我需要盡快獨立,他自己的命運要自己掌握。他要改變自己家族的這一切。

而且時不我待,生活在這個世界的底層太危險了,他有一種濃濃的危機感。

掌握自己的命運,第一步需要了解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然後快速的適應他。而不能像父母祖輩一樣活在溫飽線上,隨便一個災難將摧毀整個家庭甚至家人的生命。

父母知道的訊息太局限,必須要走出去,接觸一些商人、文人,這些人走南闖北,見識廣,可以幫自己更快了解這個世界。

經過了多個月的準備和勘探,他知道了自己的郭家莊與所屬鄉鎮-西關鎮不遠,那兒正在舉行一次盛大廟會,周邊很多流動的商販都會來鎮上做生意。郭彥聖想借著這次機會了了解一下外麵的世界。

“嗯嗯,帶我去麼,我還沒逛過集市呢!”在他的哭鬧下,父親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第二天帶著3歲的他去集市上逛逛,讓他長長見識。

第二天一早郭彥聖催促著自己的父親簡單收拾了一下終於向著鄉鎮集市的方向走去。

出村走到20裏,離鄉鎮還有10裏的路程,郭彥聖看到了人間煉獄,他不知道地獄到底如何場景,但在他想來也不過如此吧。

在離鄉鎮集市不遠的地方,或三兩個、或單獨行動的乞丐,沿路兩邊,每隔百米就有幾個,老人,小孩居多,穿著破爛的衣服,每個人的都很瘦弱,雙眼無神,麵黃肌瘦,有躺著的,有坐著的,每個人都奄奄一息,仿佛隨時都可能斷氣的樣子。遠處有些人在路旁的樹上剝樹皮吃。

當郭彥聖和父親路過時,一群稍微還有些力氣的乞丐和一些小孩快速的圍上了希望能從郭彥聖和他父親身上要點吃的。

通過打聽,他知道了這是隔壁村子遭受了匪患,全年的糧食都被搶走了,整個村的人都成了乞丐,年輕力壯的在鄉鎮找份活計,填飽肚子是沒問題的。但是在匪患中遺留的老人和小孩就沒那麼幸運了。